單位失聯 辦公地址廢棄…勞動者遇派遣糾紛如何維權
青島新聞網7月12日訊(記者 丁淑華)近日,青島某酒店勞務派遣員工李某到市勞動保障監察局投訴,稱派遣單位某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存在欠繳社會保險費、拒絕退還剩余業務費、拒絕解除勞動合同等侵害其合法勞動權益的行為。
接案后,市勞動保障監察局迅速開展調查,但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法定代表人、企業名稱幾經變更,預留電話聯系人姓名不實,辦公地址也已廢棄多時,且投訴人、用工單位均不能提供準確信息,因無法與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取得聯系,案件一時陷入瓶頸。經多次對接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勞動保障監察員從企業工商登記信息、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登記信息等線索入手,終于聯系到該機構辦公室負責人。在勞動保障監察員的教育和協調下,該機構及時為李某補齊了社保費、全額退還了業務費余額、并辦理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結合本次案件的辦理,市勞動保障局提醒廣大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在選擇合作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工作和維權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用工單位:慎重擇優合作、嚴格履約盡責
該案中用工單位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未及時訂立服務協議,且各類費用僅通過私人微信轉賬,導致相關業務費用未能及時全額繳納,造成勞動者權益受損。這就要求用工單位應選擇一家資質信譽良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合作。合作前,應對其是否擁有完整、規范、標準化的工作體系,業務人員是否擁有較好的業務能力等情況進行深入考察。同時,要嚴格按照人事代理協議規范程序辦事,減少不必要損失,確保自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健康運轉。
勞動者:提高證據意識、依法理性維權
該案中,李某未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訂勞動合同,導致矛盾糾紛風險增大。這就要求勞動者應時刻關注勞動合同簽訂、保險繳納、工資發放、休息休假等權益是否落實。應當學法、懂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切勿自亂陣腳,切勿把最佳維權時間浪費在發帖泄憤、糾纏老板這些過激的行為上,應該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注意固定維權證據,并第一時間向勞動保障監察等部門尋求幫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我們倡導勞動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手機舉報投訴平臺隨時隨地進行維權。
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旦受到侵害,還可在工作時間撥打以下投訴舉報電話: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報投訴電話:82670331。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投訴電話:市南區68896032、市北區58771908、李滄區84616606、嶗山區88978673、城陽區87868123、西海岸新區86116363、即墨區88531461、保稅港區58910110、膠州市82205962、平度市88321806、萊西市668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