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跨鐵路鋼箱梁成功轉體
青島新聞網11月4日訊(記者 朱穎)11月3日23:29-11月4日0:59,歷時90分鐘,由青島市政府投資,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單幅全長240米,兩邊等跨120米,總重量達19000噸,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跨鐵路鋼箱梁在青島圓滿完成空中轉體,該項關鍵控制性節點的打通,為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的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該轉體橋設計結構形式為2*120m耐候鋼T構鋼箱梁,左右錯幅布置,橋面總寬49.16米。本次轉體為雙幅同步逆時針轉體,平轉90度后精準就位。轉體橋上跨膠濟鐵路、青榮城際等六條既有繁忙的客運、貨運鐵路和一條城市主干道,臨近河道且受機場航空限高制約,“雙天窗點”要點施工難度極大,施工環境復雜實屬罕見。為此,項目參建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總結了大量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右幅轉體橋臨近城市主干道,施工期間須保障社會車輛正常通行;左幅轉體橋位于鐵路線間,橋梁承臺距離鐵路坡腳最近距離不足5米,施工難度非同一般。
由于場地狹小,他們將梁體“化整為零”分解成85段,利用BIM技術繪制建模。模塊采用“先進場、后焊接、再拼裝”的方式施工,解決了箱梁的運輸難題,保障了工程質量。
針對鋼箱梁吊裝施工,該項目對吊裝方案進行反復論證優化,“為確保運營線安全,我們在鐵路線間和51.5米航空限高區內安裝了4臺36.5米高的大型龍門吊,集成了運、吊、架‘流水線’作業模式,有效縮短了滯留期。”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同時,在鋼箱梁節段整體吊裝及拼接中,我們還優化了線間運梁通道采用了千斤頂連續頂推法整體吊運方案,實現場地的最大化利用。”
為了使梁體轉體時受力均勻,該項目在梁面上安裝了21m高的臨時索塔,大幅度減小梁高和轉體階段梁端撓度,同時降低線形控制難度和施工風險。并在轉體施工前后由專業監測單位對橋梁的應力、線形、溫度進行全程監控,確保了整個轉體過程萬無一失。
此外,該項目鋼箱梁所采用的耐候鋼,與外部環境發生反應后,會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一百年全壽命周期內免涂裝,有效避免后期橋梁經常性維修養護對鐵路運營造成的影響,同時大大降低了橋梁的維修養護成本。
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西接青蘭高速,東至青銀高速,全長9.8公里,屬于青島中心城區“七橫九縱”高快速路網體系和東岸城區“三縱五橫”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島市“承接東西、輻射南北”的灣底橫向交通中樞,同時也是為膠東國際機場配套的重要市政道路。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膠東國際機場門戶作用,為服務“上合示范區”和“膠東五市”一體化戰略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