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向自己開炮
“歷史上市南區非常輝煌過,2013年,市南是全省第一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百億的區縣,而去年收入降到87.2億,去年的各項考核指標在全市也不理想。為什么經濟發展到了這種情況?”
“我們的政策沒有競爭性,我們沒有人家優。已經有的政策也不精準,沒有研究透企業、企業高管、企業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盼。”
“我們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各種聯系企業、服務企業的政策都有,但落實的不好。企業基本上感受不到政府的服務在哪。”
“我到企業去調研,人家很委婉地和我說:‘這么多年,我們基本上連個科級干部都沒見著’。”
“市南許多園區處于半荒廢的政策。如區屬軟件園和動漫園,加起來40多萬平米,全口徑稅收只有3個多億。”
“重要崗位的科級干部,必須三年一輪換,防止吃拿卡要。”

11月3日,市南區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會上,面對二十多位企業家以及十幾家媒體,區委書記趙燕對市南區這些年的衰退作出十分坦誠的剖析,并以一種女性獨有的、十分懇切且堅定地語氣向企業家們承諾——將調整市南區的對企扶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留住企業、留住企業家,吸引更多企業家到市南干事創業。
這是市南區首次向公眾直言發展困境,趙燕的這種坦誠,少見,珍貴。
1
青島的金邊為什么在褪色?
市南一直被譽為青島的金邊。但這些年,這條金邊在褪色也是有目共睹。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此前,主城君在《趙燕履新滿月,市南區有了哪些新動向?》一文中,專門分析了市南衰退的原因。
此次區委書記趙燕對市南區的剖析,與主城君的觀察分析基本一致。
趙燕直言,市南的衰退,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客觀方面,中國的大城市,城市核心區都有過“陷落”的案例。這是核心區資金成本高、產業老化、結構調整受限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市南區30.1平方公里早已沒有太多的土地利用空間,投資大、效益高的大型制造業項目也不會考慮市南。
此外,數年前全市對總部經濟稅收政策的調整,嶗山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的崛起等,都是客觀原因。
主觀方面,趙燕也直言不諱,以下是趙燕在會上講的原話。
“主觀原因我們看得也很清楚。一是,我們的政策沒有競爭性,我們沒有人家優。已經有的政策也不精準,沒有研究透企業、企業高管、企業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盼。
二是,我們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各種聯系企業、服務企業的政策都有,但落實的不好。企業基本上感受不到政府的服務在哪。
我到企業去調研,人家很委婉地和我說‘這么多年,我們基本上連個科級干部都沒見著。’企業基本上是自力更生。所以市南的營商環境去年在全市考核中處于后面。”
2
直言不諱的企業家們
市南區召開的這次企業家座談會,根本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市南即將出臺的新一輪政策提意見。
眼見政府真誠、開放的學習態度,許多企業家也直言不諱。

“我們希望政府在雙招雙引過程中,能夠帶著我們金融機構去。一是金融機構本身就是政府雙招雙引的眼睛,二是許多被招徠的項目本身就有許多金融需求,我們可以和他們盡快地對接。”——一位本地銀行機構負責人說。
“我們來青島后,對人才的渴望是我們最大的需求。中高級金融管理人才十分難聘。我們希望招引人才的政策能夠做到一人一策、一事一議。”——一位外資金融機構負責人說。
“建議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多到那種稅收流失得厲害的企業區走訪走訪,這樣制定出的政策才會更有效果。”——一位保險機構負責人說。
“我是一位民營企業家。這些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努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但企業發展的這些年來,在與國有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很切身地感到,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巨大差異,希望政府能再加把勁,營造民營企業發展的沃土。”——一位民營企業家說。

“趁著這次會議,我也帶來了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需求——我們企業是做消費金融的,消費金融這些年發展得十分迅速,但是后續也有很強的法律需求。有時候需要一次性處理幾萬件性質雷同的法律案件,而傳統的處理方式會耗費司法系統大量的人力。
我們希望和政府共同努力,共同開發一套可以應用到司法處理自動化系統,處理這些性質雷同的案件。這種先例,在20年前的德國其實就已經有了。”——一位消費金融領域的民營企業家介紹。
“市南的外貿企業數量在全市都是數得上的,但是今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我們外貿企業確實遇到了發展困難。希望市南能針對外貿企業方面,有些扶持政策。”
主城君注意到,對于企業家們這些意見,與會的市南區各級工作人員都作了詳細記錄,趙燕在最后的發言中也表態,企業家提出的這些意見,都將吸收到即將出臺的《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20條》《市南區惠企服務10條》當中。
3
市南的“大招”
趙燕坦言,此輪市南修改政策,比對了青島其它區市和國內的先進區市,“最真實的想法就是想把大家留在市南,讓企業家安心扎根市南。”并反復提及,“請廣大企業家進一步堅定扎根市南的信心。”
對于留住優質企業,市南區從來沒有如現在這樣迫切。
市南優質企業流失到什么程度?主城君注意到這樣一個數字變化
——億元樓

市南區是全市最早出現億元樓的區域。什么叫“億元樓”,就是單體稅收過億元的樓宇。對于樓宇來說,難么?難!主城君前幾天去了青島的某鄉鎮,這個鎮的面積是市南全區的近10倍,但全鎮一年的稅收只有七八千萬。這樣一對比,就知道為什么香港路沿線是“寸土寸金”。
2018年,市南區“億元樓”26座,2020年,18座。2年間,一下子減少了8座。而2020年,原先億元樓數量一直屈居亞軍的嶗山區,數量已經遠超20座。

絕地反擊的市南,會有大招嗎?
會上,趙燕也談到市南為抓經濟發展,正在做和將要做的幾件大事。
調整服務,更加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企業有需求,不但可以和區級干部溝通,“也可以直接向我和高健(市南區長)同志提出。區里面解決不了的,我們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上級匯報解決方案。”“這項政策一定會做實做細,市南區各級干部將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據悉,市南區將建立區級干部直接聯系重點企業的制度。
調整政策。針對政策不優的問題,市南區前期研究了各區市和先進城市的各種政策,“努力把政策調整到青島市最優”。
增設專業引導基金,增設1個億中小企業貸款,增設企業貸款應急周轉資金。學習深圳,成立企業服務中心,企業問題在這“一口受理,一口答復”。
重要科級崗位輪崗制度。趙燕表示,調研過程中,很多企業反映,在辦事過程中到了最基礎的落實環節,一些科級干部“一切都拿法律法規來說事,就是卡住不辦事。”所以,市南重要崗位的科級干部,必須三年一輪換,防止權力尋租。
在夾縫中拓展市南發展空間。趙燕介紹,市南摸清了產業底數和樓宇空間底數。不包括即將投入使用的海天中心,市南目前閑置的樓宇還有81萬平。許多園區處于半荒廢的政策。如區屬軟件園和動漫園,加起來40多萬平米,全口徑稅收只有3個多億。”雙招雙引來的優質項目,都可以放到這些空間中。

主城君注意到,此輪市南區調整完成的政策,引起在座企業家較強感觸的點在于,這些政策不再是“有了女婿忘了兒子”。即,除了加大雙招雙引,對存量企業也有了更優厚的扶持條款。可以讓企業、企業高管、企業員工有獲得感。數位企業家現場感嘆——終于有了針對存量企業的扶持政策了。
對于這些政策,趙燕承諾一定“剛性”兌付。“財政所有的資金,優先保障兌現對企業的扶持政策。”
至于市南區發展最“致命”的短板——土地空間限制的問題,主城君建議,市南區不妨持續關注深圳的新動向。在特區成立40年之際,深圳獲得新的歷史使命,其中需要深圳探索的重要命題就是——如何在土地不擴容的前提下,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新路子。深圳的這一使命,恰恰符合市南的現實困境。
萬事開頭難,但這次座談,讓人們看到一個痛定思痛的市南。我們期待,市南能夠破釜沉舟,重新昂起發展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