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開年大戲”精彩上演,這些城市的“打開姿勢”給青島怎樣的啟示?

2021-01-06 06:00    青報觀象山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追逐夢想的腳步容不得片刻停歇。在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各地紛紛出征、出招、出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能不能開好局,關系到未來五年乃至更長遠的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繁重,千頭萬緒,選擇哪個方面的工作作為開局,相當關鍵,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

觀象君梳理發現,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是不少城市的選擇。比如,上海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734億元;深圳深汕鐵路、深圳機荷高速改擴建工程同時動工;鄭州第一批20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總投資1381.1億元。

項目建設是“六穩”“六保”的關鍵舉措,是調結構、促轉型、打基礎、增后勁的重要抓手,是撬動城市未來的“支點”。用實打實的項目集中開工作開局,無疑具有提振信心,宣示決心,培植未來的作用。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嚴峻形勢,青島緊緊扭住“雙招雙引”和投資增長不放松,1-11月,全市在建項目6579個,同比增加1457個,增長28.4%。應該說成效還不錯,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項目質量有待提升,項目落地還需要加速,一定要抓牢、抓實、抓出成效,真正把項目建設轉化發展動能。

blob.png

眼下,科技創新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也成為開年熱詞。南京召開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連續第四年聚焦創新推出市委“一號文件”——《關于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國際影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創新名城;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創城建設指揮部暨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管理辦公室掛牌成立,發布《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未來將打造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創新大腦”。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主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并且進行專章的部署,這是黨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對科技創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背后體現的,是對中國如何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深謀遠慮。各地紛紛把創新擺在城市發展更為重要的位置上。青島一直把科技創新貫穿于城市發展的始終,但與前排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面向“十四五”,要更加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城市發展的牽引力。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關鍵詞是“數字經濟”。上海發布《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提出要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蘇州召開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推進大會,發布《蘇州市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清晰地勾勒了蘇州“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的目標、框架和路徑;廣州市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數字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放眼全球,各國不約而同地推進數字化轉型,這或許是撬動新一輪重大科技變革的前奏和基礎。

因為錯過了信息化和消費互聯網浪潮,青島產業結構不優,競爭力不強,面向“十四五”,必須抓住數字化浪潮,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面提升數字治理能力,以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各地已紛紛擼起了袖子,拉開了陣勢,青島必須以“唯恐失之交臂”的憂患意識,快起步,起好步!

01

關鍵詞:創新

blob.png

創新是各地“開年大戲”的絕對主角。

1月4日,南京召開2021年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與會的規格很高:除了南京四套班子一把手外,江蘇省一位副省長也出席會議。參加大會的還有6位在寧兩院院士,東大、南大等45家在寧高校院所,南瑞集團、中興通訊等30多家龍頭企業,高新園區、科創企業、新研機構負責人的代表,高規格的陣容顯示了會議非同一般的意義。

在“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起步之際,一場如約而至的“新年第一會”,一個連續四年一以貫之出臺的“一號文”,體現了南京用長遠眼光、戰略思維謀劃推動創新,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創新定力。

2009年-2019年十年間,南京GDP增長了231.66%,在全國排名由第17位上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第10位。剛剛過去的2020年,南京亮出一份精彩成績單: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位居同類城市前列,經濟總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十強。南京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毫無疑問,其中一條一定是依靠科技的力量。

2017年底以來,南京矢志不渝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從舉措創新到制度創新、從科技創新到全面創新、從對標創新到引領創新,在區域競爭中實現創新領跑,在國家戰略中扛起創新擔當,在產業升級中厚植創新基因,在鏈接全球中深化創新合作,在制度探索中突出創新治理,創新已融入城市發展血脈、成為城市鮮明氣質,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和高度自信,也為城市保持強大韌性、應對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提供了核心支撐。

目前,南京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500家,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0年創新指數中,南京由三年前全球第94位躍升到第21位;科技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中,南京位居前四、穩居第一方陣。

再來看無錫。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創城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太湖灣科創城正式啟動建設,《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相繼發布,目標是將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建設成為創新驅動核心區、新興產業策源地、雙創人才棲息地、擁湖融合樞紐區、改革創新標桿區。

blob.png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無錫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2018年無錫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8%。科技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中,無錫位列第12位,實力不俗。建設太湖灣科創帶,是無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部署,是無錫面向“十四五”甚至更長遠未來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必將極大地提升無錫科技創新能力。

一個城市,經濟體量再大,沒有科技引領的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可以說,面向“十四五”,誰站在了科技創新的潮頭,誰就占得了先機。

02

關鍵詞:項目建設

blob.png

以項目建設開局也是各地的重要打法。

1月4日,上海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全市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734億元。其中,重大產業和科創項目52個,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在線新經濟、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和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

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將有利于“十四五”期間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引帶動效應和戰略支撐作用,為加快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城市建設進一步夯實基礎。

被認為“錯過了互聯網上半場”的上海,正在加快布局,努力成為在線新經濟的產業首選地、人才蓄水池、業態創新爐、集成應用場、制度先行區。項目開工儀式上,“張江在線”和“長陽秀帶”兩個在線新經濟生態園揭牌,目前已落戶一批領軍企業,未來三年有望形成超150萬平方米新產業載體,集聚15萬名從業人員,成為在線新經濟的產業首選地、人才蓄水池、業態創新爐、集成應用場、制度先行區。

邁上新征程,上海立足國家戰略和自身優勢,瞄準重大產業需求、民生需求和未來發展制高點,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持續發力,加強統籌協調和精準服務,強化預審批、壓程序、減環節,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加快開工、加快建設。今年前11個月,上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10.7%,增速高于全國8.1個百分點。在疫情沖擊下,能取得這樣的增速,相當厲害。

1月4日,深圳迎來重大項目建設開門紅深汕鐵路、深圳機荷高速改擴建工程同時動工。深汕鐵路線路全長約129公里,是國家“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粵港澳大灣區向東輻射的重要載體,設計行車速度為350公里/小時,預計2025年建成投入運營。通車后,深汕合作區至深圳的時間將會縮短至30分鐘以內。沈陽至海口高速公路荷坳至深圳機場段改擴建工程全長41公里,設計時速100km/h,擴建后將由“地面層+立體層”共同構成8+8(車道)規模的高速大通道。

就在半個月前,深圳舉行全球招商大會,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僅僅兩個小時“吸金”5600億,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身價超186億。在這場大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化身“招商專員”,向海內外優秀企業推介深圳。他接地氣的推薦語、對深圳這座城市的摯愛之情,引發全場掌聲。

blob.png

2020年1-11月,深圳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4%,民間投資增長18.0%,增速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正是一個個項目,托起了深圳在如此大的基數上仍然能實現平穩增長。

1月4日,鄭州采取“1個主會場+15個分會場”方式舉行2021年第一批20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儀式,總投資138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7.4億元,涵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核心功能板塊、新基建、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社會民生等多個重點領域。

近年來,鄭州的發展勢頭很猛,一個重要抓手就是項目建設。2020年,鄭州分解下達的省市重點項目就多達912個,總投資2.11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607億元;印發《鄭州市2020年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公布了1480個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堪稱大手筆。

1月4日,寧波出臺《關于支持工業企業留工優工穩增促投的若干意見》,力圖通過穩定生產、留工穩崗、暖心行動、加強服務等7套政策“組合拳”,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留工優工、穩增促投。2020年,寧波計劃安排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385個,總投資8976.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34.6億元。因促進工業穩增長和促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寧波曾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消費、出口均面臨不小挑戰,“穩投資”成為了保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投資問題是增長問題、就業問題、結構優化問題,抓住了投資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全局,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全鏈條。

青島確定2021年為“項目落地年”,就是要在項目建設上體現落實。要推動“雙招雙引”項目更快落地、加快投資進度,要有更多又大又好的引領性項目落地,用一個個有含金量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青島的“十四五”開好局。

03

關鍵詞:數字經濟

blob.png

發展數字經濟“意外”地成為多個城市的開年“重頭戲”。

1月4日,《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正式發布,這是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性文件,標志著上海正式打響了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的發令槍。對上海而言,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項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決策。

十年前,上海曾一度錯過了互聯網上半場。但如今,在《2020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單》上,上海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崛起了如拼多多、攜程、嗶哩嗶哩、喜馬拉雅、小紅書等一眾新興的實力派平臺企業,穩居第一梯隊。面向未來,上海的目標更加遠大。

上海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的目標,上海將率先探索新經驗,用數字化方式創造性解決超大城市治理和發展難題。

1月4日,蘇州市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推進大會召開。蘇州新年第一會,便聚焦聚力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選擇了一條最富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的發展之路——打造永遠在線的“數字蘇州”。

blob.png

發力數字經濟補短板,這是蘇州的必選。作為工業大市,蘇州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新、新而不大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互聯網、數字經濟方面,與上海、杭州等頭部城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互聯網企業百強榜單上,蘇州僅有同程旅游1家上榜。

學習上海、對接上海、融入上海,是提升蘇州產業層次、優化城市治理的當務之急和必然之選。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表示,要更加積極主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方位服務對接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讓數字為蘇州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提速。

蘇州的目標是:到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6%以上。數字經濟領域有效發明專利累計擁有量達到7000件以上,PCT專利申請量達到1000件以上,加快建設更具影響力的數字科創中心、數字智造中心和數字文旅中心,打造領先水平的數字融合先導區、數字開放創新區和數字政府樣板區,率先建成全國“數字化引領轉型升級”標桿城市。

blob.png

蘇州“表態”:“切實做到一切有利于推動數字化發展的理念和做法,都能在蘇州找到最合適的土壤,一切有利于促進數字經濟企業成長壯大的舉措和辦法,都能在蘇州得到最堅定的支持。”

1月4日,廣州市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聽取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強調,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當前數字化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核心力量。面向“數字化發展”,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是國家戰略,也是城市面向未來的“必由之路”。在這條新賽道上,各地都在奮力奔跑,唯恐落后。面向未來,青島必須發力數字經濟,轉向更多依托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支撐的經濟發展,進入城市崛起的新賽道。

作者|沈默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青青島觀察】逆市上揚 西海岸會展產業好戲連臺

2021-01-06    青島新聞網

開年首場寒潮今日午后“到崗”,青島局部最低溫可達-18℃

2021-01-0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這兩項醫療健康大項目進展順利 力爭2021年如期竣工

2021-01-0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感動山東2020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揭曉

2021-01-06    大眾日報客戶端

青島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達760萬 企業職工養老金“十六連漲”

2021-01-06    大眾網

最高30000,最低2000!駐青高校畢業生薪酬“大起底”

2021-01-0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燃燒激情建功青島】從退役軍人到村支書 他守護靈山島16年

2021-01-06    青島新聞網

御寒服熱銷、取暖神器受寵、火鍋店等位就餐…寒風呼嘯吹熱青島冬日“暖經濟”

2021-01-0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青河县| 蒙山县| 梅河口市| 海伦市| 文登市| 馆陶县| 星子县| 东城区| 海盐县| 海安县| 云和县| 京山县| 察隅县| 嘉义市| 吴堡县| 雷波县| 柳河县| 津南区| 眉山市| 衡阳市| 久治县| 蒙山县| 宁武县| 洛南县| 青田县| 盐边县| 盱眙县| 会理县| 洛扎县| 龙游县| 永丰县| 施秉县| 临洮县| 榕江县| 家居| 金门县| 东方市| 峨眉山市| 沿河|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