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觀察】決戰"項目落地年" 西海岸再簽千億元大單
簽約儀式現場。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陳志偉)
2021年是青島的“項目落地年”,抓大項目落地是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1月2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50個重點項目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集中簽約落地,總投資1100億元。此次簽約的重點項目涵蓋了先進制造業、總部經濟、現代海洋、新經濟等領域,其中23個項目在現場簽約、27個項目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線簽約。
西海岸新區的營商環境,獲得許多項目方的“點贊”。
視頻連線中,泰納瑞斯亞太區總裁盧卡斯·羅恰表示,公司注冊資本從2006年的1200萬美元增長到如今的9500萬美元,得益于西海岸新區為企業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更為企業扎根新區、貢獻新區堅定了信心。公司此次擴大投資,將助力泰納瑞斯在中國長期可持續發展,也將為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西海岸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親商尊商的氛圍,吸引企業將總部搬遷到新區。極視角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工智能視覺開發者平臺,將利用自身的平臺+生態能力,將更多創新創業資源匯集到青島,與西海岸新區共同二次創業,一起成長。”參加簽約的深圳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碩告訴記者。
項目方的反饋則讓西海岸新區的各部門信心滿滿。
“今天簽約的項目科技含量高、體量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簽約只是項目建設的開端,我們將對項目建設乃至今后的運營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全力以赴當好企業的‘店小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全部項目實行服務‘專員制’,為項目建設提速。”青島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常務副主任趙增高表示。
“功能區是改革的排頭兵,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就董家口經濟區而言,還是制造業發展的主戰場。為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我們將按照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強化規劃引領、加大要素支撐,全力打造讓企業家、創業者舒服的營商環境。通過環境的改善,實現更多高質量的制造業項目在董家口經濟區聚集。”董家口經濟區管委投資促進部副部長陳夢陽說。
美錦新能源商用車 。
項目工地就是攻堅陣地,施工現場就是競技賽場。加快項目落地投產,始終是西海岸新區各級各部門推動經濟建設的使命。
1月28日,美錦新能源商用車整車制造中心在西海岸新區正式投產。該項目作為美錦氫能科技園的重要組成,業務范圍覆蓋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研發、生產與銷售等,設計產能5000臺/年,同時在建產能20000臺/年。
“青島美錦新能源商用車整車制造中心項目投產是美錦能源在氫能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一環,也是以平臺帶動氫能集群發展思路模式的重要實踐。西海岸新區創新發展氛圍濃厚,未來產業布局與企業投資方向高度契合,雙方合作前景廣闊,美錦能源將發揮產業、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推動青島美錦氫能科技園項目加快落地,安全生產,支持青島和西海岸新區更好發展。”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錦龍表示。
華勛電子生產基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投產
就在同一天,華勛電子生產基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投產。
該項目于2020年7月落戶新區,一期總投資9.8億元,主要進行半導體SMT封測、手機顯示模組及配套玻璃蓋板及面板等智能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不低于8億元,提供就業崗位不低于1000個。
選擇落戶新區,項目方主要看好青島西海岸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強大的電子產業基礎和無限的區域發展潛力。
“落戶新區短短半年,項目就完成了廠房基礎設施的改造裝修及一期光電生產設備的進口和安裝調試。項目如此高效地實現從無到有、從落地到安全投產,均得益于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華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立新介紹,自去年9月份開工以來,區國際招商促進中心、紅石崖街道一次又一次主動上門服務,幫助項目解決了廠房選址、廠房改造、設備進口及工人招工、資金壓力等各方面棘手的問題,推動項目安全開工、投產,這大大增強了企業扎根西海岸、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發展資源的重要因素和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青島西海岸新區對標國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最優服務,集中審批、模擬審批、“一證(照)通”等一系列行政審批改革跑出加速度,擦亮新區面向世界的“邀請函”。
行政審批服務為項目落戶建設提供強勁引擎。為提高項目審批效能,青島西海岸新區設立“投資攻堅戰集中審批中心”,通過改革,項目申請材料減少37%,審批周期壓縮46%。目前,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0個工作日以內。
在流程再造上,青島西海岸新區不斷推進線上辦理、程序優化等手段,深化“一證(照)通”商事制度改革,目前,59類行業的申辦材料由883份減少合并為570份,減少35.45%;審批環節由546個減少為240個,減少56.04%;承諾時限由580個工作日縮減為394個工作日,縮減32.07%。
新區全面推行“一次辦好”改革,全面推進“一窗式”改革,新區將46個政務服務事項所涉及的審批鏈條要件,通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一窗受理、網絡推送的方式,納入“一體化”辦理,實現申請人“一件事、一扇門、跑一次”。
投資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
據悉,近年來西海岸新區通過“掛圖作戰”、“頂格推進”、“標準地”等方式,不斷提升精準招商成效,搭建高質量“雙招雙引”平臺,項目招引成果豐碩。2020年,全區共引進項目305個,總投資287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增長8.1%,規模和增速均創歷史新高。
西海岸新區今年將聚焦引領型、支撐型大項目,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70個,世界500強項目20個,不斷提高“雙招雙引”質效。
今年,西海岸新區將推動大功能區創新發展。其中,前灣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海豐全球航運物流中心等項目;青島開發區落地首批36個人工智能產業項目,推進德盛利智能裝備等35個重點項目;董家口經濟區加快臺灣見龍等總投資604億元的33個重點項目建設;國際經濟合作區推動倍世凈水、博佩發動機零部件等30個項目建設;靈山灣影視文化區加快青島科創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京東方創新試驗園區、無鋒科技等項目投入運營。
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 。
培育新興未來產業,構筑未來競爭優勢。今年,新區將突破發展半導體和光電顯示產業,出臺專項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加快安潤封測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國家廣播電視網高新視頻分中心落地,聯合廣電總局推出應用示范場景,引進產業鏈頭部企業15家,打造世界級5G高新視頻產業集群高地。推進新松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院、深蘭科技等項目建設,發揮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企業帶動作用,推出一批“人工智能+”典型示范項目,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用好西門子創新中心、賽輪“橡鏈云”等平臺,開放應用場景200個,推動30家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
“項目落地年”重在落地落實。
據悉,今年西海岸新區將頂格推進總投資5180億元的100個重大項目,開展清單化管理、工程化調度、協同化攻堅。加大產業投資力度,突出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300個重點工業項目。發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中國電信云基地二期等總投資512億元的27個重點項目,加快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數據中心和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