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面塑:傳承百年的古老技藝 逢年過節的“C位”擔當
2021-02-14 21:22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4日訊 今天是正月初三,春節假期進入第四天。觀海新聞記者發現,在山東萊州,很多人家在過年期間會訂制造型精致、色彩艷麗的“萊州面塑”,為新的一年增添喜慶,寄托美好心愿。
“金魚”活靈活現、“龍鳳”呼之欲飛、“壽桃”富貴吉祥……瀕臨渤海、地處膠東的萊州面塑歷史悠久,制作題材涉及多方面。明清時期,這種面塑多用于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日,后來延伸至婚喪嫁娶等事項。
萊州面塑源于平常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小型人物之外,還有各種動物及花卉,花樣之多,數不勝數。據《萊州市志》記載,萊州面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曾是當地的四大貢品之一。后經歷代面塑藝人對傳統面塑工藝的積淀、探索和創新,萊州面塑的品種不斷增加,現在有逢年過節、新婚喜慶、嬰兒滿月、長壽百歲、上梁大吉等5大類100多個品種,質量、外觀顯著提高。
逢年過節,代表儀式感及美好祝福的萊州面塑,不僅出現在各家的神龕前與供桌上,用來觀賞、供養先人,而且還因其口感清香軟甜、色香味俱全,成為節日期間萊州人民走親訪友的不二之選。
觀賞性與實用性并存。2012年,萊州面塑獲批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它給人以幸福的象征,是美好的向往,又是藝術的享受。(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