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藍天白云 繁星閃爍"成常態!非凡十年 青島生態環境交出這份藍天答卷

2022-09-21 17:43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李倍 通訊員 陳曉棟 王榮 華麗 張建峰)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堅持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向環境污染宣戰,打響了一場場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十年滄桑巨變,背后是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青島決心和勇氣,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十年來,讓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之美從理想照進現實,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并向著“美麗青島”的目標繼續奮勇前行。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成常態

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2012年,我國華北地區出現的一場大范圍霧霾天氣,讓PM2.5和PM10成為了高頻詞,人們“談霾色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氣污染宣戰,以不可動搖的定力保衛藍天,把降低PM2.5濃度為核心的大氣污染治理作為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任務,采取強有力措施,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全力守護島城藍天。PM2.5濃度從2013年的66微克/立方米逐漸下降至2021年的2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從2013年的72.9%、266天逐漸上升至2021年84.9%、310天。如今,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成常態,最美“青島藍”頻頻刷屏市民朋友圈。

空氣質量監測覆蓋到鎮街

治理霧霾,監測先行。2012年,青島在全市19個空氣子站安裝了PM2.5自動連續監測設備,建設金家嶺灰霾綜合監測站。自2012年10月1日起,青島在全省率先發布PM2.5監測數據。2013年是國家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式實施的第一年。當年1月,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當月,按照新標準評價,青島市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濃度分別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0.037、0.031毫克/立方米。2013年,受區域性霧霾和大氣擴散條件的影響,全市市區共出現五級(重度污染)以上天氣23天,均出現在冬季采暖季節,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

為讓市民隨時了解監測信息,市生態環境局在官方網站設立專欄,市民動動手指就能知曉全市空氣質量情況。不僅如此,和氣象預報一樣,我市每天還會發布空氣質量預報。空氣質量監測、預報信息,透明公開。

從2019年起,市生態環境局將空氣監測網絡建設范圍擴大,在全市141個鎮、街道和功能區均建成了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標準站,建立起“市-區-鎮街”三級空氣質量監控網絡體系,首次實現了全市空氣質量的全覆蓋、網格化監控。鎮街站按照國家監測技術規范布點,實施第三方專業公司社會化運營,對設備運行運維管理。通過完善市、區兩級鎮街空氣質量監測平臺相關數據監控功能,執行監測數據三級審核制度,統一發布全市鎮街空氣質量統計專報,確保鎮街環境監測數據真實、全面、準確、有效。市生態環境局將鎮街空氣質量絕對值和下滑幅度一并納入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的例行通報范圍,每月向社會發布。在此基礎上,制定印發管理辦法,將排名通報、約談追責等管理事項納入管理辦法。

青島市不斷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在擴大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標準站這一“固定監測”覆蓋面的同時,輔之以出租車顆粒物走航這一“移動監測”網絡,實現全域顆粒物精準監測。同時,進一步強化對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工地揚塵、道路機動車等信息化監測能力。先后建設了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出租車道路揚塵走航監測系統、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系統、建設工地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渣土車AI智能識別管控系統、黑煙車監控系統、機動車道路遙感監測系統等七大信息化系統,形成了覆蓋全域、涉及各項主要大氣污染物的高科技監測網絡,為準確定位污染的排放、來源等信息,及時有效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奠定了技術基礎。

在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辦公室內,掛著一塊大屏幕,上面實時顯示著為實時監測我市環境大氣環境顆粒物情況。屏幕背后,是市生態環境局在我市百余臺出租車頂燈安裝的大氣移動監測設備在發揮作用,通過對六區開展道路走航,實時監測市區顆粒物濃度。在無線通信技術加持下,將車輛位置、監測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云平臺,云平臺再將數據統一處理繪制生成城市顆粒物分布圖,并按照紅、橙、黃、綠色對路段道路顆粒物進行污染程度劃分,通過出租車走街串巷,實時監測到各個角落的污染物濃度、灑水和道路破損情況,使網格化監管真正細化到每個社區、每個路段,避免了死角和盲區。

源頭解析讓治理有的放矢

空氣質量治理,必須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早在2011年,青島市啟動了大氣污染灰霾監測分析和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青島市城市揚塵、煤煙塵、機動車尾氣塵、二次硫酸鹽都是PM2.5、PM10的重要源類。PM2.5中揚塵和煤煙塵的貢獻率比PM10中的低,而二次硫酸鹽、機動車尾氣塵的貢獻率比PM10中的高。

為增強大氣污染控制行動的科學性,更有針對性地制定顆粒物污染防治措施,2012年我市設立了“青島市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技術與應用”科技攻關環保專項,開展顆粒物來源解析研究工作。通過實施該專題研究,能夠改變大氣中顆粒物污染防治的傳統觀念,確定我市大氣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及其比例,促進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從單源類管理向多源類管理的轉變。此外,還能說清我市大氣顆粒物的變化規律,同時結合監測數據,為PM2.5的治理和達標規劃提供科學依據。2014年開展的源解析結果顯示,市區PM2.5來源中,燃煤、機動車、揚塵分別約占32%、24%、23%,其他為工業、服務業與居民生活排污。與2012年開展的第一輪源解析結果相比,燃煤所占比重下降8個百分點,揚塵和機動車所占比重分別上升1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

此后,每隔幾年我市都會開展類似的解析工作。

隨著治理工作的深入,青島市環境空氣質量各主要污染物全面達標。持續改善已到達瓶頸期,需要依靠科學、有效的精細化管理等措施來提高年度目標的可達性。為提高鎮街和企業的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幫助其找到污染癥結,青島市組織了專業技術幫扶團隊,綜合利用大氣環境立體走航車、氣溶膠激光雷達、VOCs紅外成像儀、紅外熱像儀、光離子化檢測儀(PID)、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儀(FID)等六大技術手段,通過駐點跟蹤、綜合技術觀測等方式,摸清其實際污染狀況及變化規律,找到影響其空氣質量的關鍵污染因子和污染來源,有效實施網格排查、快速落實、精準削減、精細管控,為各區市、重點鎮街或功能區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學的診斷和措施建議。

綜合施策打出藍天綜合拳

青島市首次就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成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區市政府、各相關市直單位為成員單位的全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標志著青島大氣污染防治管理體制機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高度。將各區市空氣質量改善情況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與此同時,按照“將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和“誰改善、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青島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設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用于對各區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生態補償,生態補償金實行市、區(市)分級籌集。

面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嚴峻復雜的形勢,青島市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藍天保衛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只有一個方面,只有各個方面齊抓共管,久久為功才能實現“青島藍”永駐。全面監測、源頭解析為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托和指引,青島市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打出了保衛藍天組合拳。

“控塵”部門聯動。住建部門成立揚塵辦,強力推進建筑工地揚塵源頭治理;城管部門加大市政道路灑水頻次;春季突出揚塵污染防治。加強施工現場揚塵精細化管控,完善城市綠化裸露土地綠化。全市740條省級深度保潔道路執行深度保潔道路標準要求,主次干道全部實現“兩掃、三灑、一沖”,具備條件的重點路段實行“沖洗+洗掃”聯合作業模式,做到路面見底見本色、路邊無灰無積塵。夏秋季強化臭氧污染防治,組織專家和專業技術團隊,對341家涉氣重點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幫扶

“控車”突破瓶頸。持續推進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通過出臺黃標車提前淘汰和油氣治理補助政策,實施區域限行、推廣油品升級等措施,持續降低機動車排氣污染。加快推進機動車環保檢驗報告制度,取消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實施機動車環檢、安檢“兩證合一”,持續開展黑煙車有獎舉報活動;以重點區(市)和企業為試點,在全省首創非道路移動機械以“改”促“治”新模式,實現污染減排和成本節約雙贏。總結試點經驗,在具備改造條件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中全面推廣升級改造工作,力求實現非道路移動機械微成本減排工作再上臺階。

“控排”成效顯著。根據不同季節污染物排放特點,分時段突出治理工作重點,打出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不斷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管理,在全面落實揮發性有機物分行業治理的基礎上,重點強化石化、有機化工、涂裝等行業整治,對單純使用活性炭、低溫等離子、光氧催化等治理技術的企業開展監督性監測,督促企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十三五”以來,全市完成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1487個,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9萬余噸;在全國率先開展冷藏集裝箱水性漆改造;倡導錯時卸油、夜間加油、綠色低碳出行。以煤炭消費壓減、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清潔取暖建設等為重點,多措并舉,聯防聯控,全面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組織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共4070家企業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組織全市開展重污染天氣桌面推演和實戰演練。針對小產業集群環保治理設施落后、升級改造壓力大、投入成本高、管理維護難等治理問題,青島市創新性地在汽修、鋼結構涂裝、橡膠等三個行業,提出“共建、共享”和“集約化環保”的集中作業中心的新思路。鼓勵在同類型企業較為密集的區域合理設點建立共享中心,配置先進高效的有機廢氣治理設施。通過規模化生產實現有機廢氣的集中處理,降低環保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鼓勵中小型企業污染較重環節作業外包,有效降低投資成本,實現環境保護和降本增利的雙贏。

“禁燒”強勁有力。加強露天禁燒工作不放松,實施衛星遙感24小時監測,市生態環境、林業、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合力監管,對涉農區市開展檢查,及時調度有關情況。及時調整大氣環境功能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采暖季首次實現重污染天數歸零

改善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翻看近10年來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青島藍天白云比例不斷提升。2021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兩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達到了31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比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分別比2013年改善57.6%和47.7%,均為2013年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以來最好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2022年采暖季,全市首次實現重污染天數歸零。

十年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從百姓的迫切期待,轉變為生活的平常景象。如今頻頻刷屏的“青島藍”,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更舒心了。十年來,城市“氣質”不斷得到鞏固、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經過全社會的齊心協力,青島市已圓滿完成“十四五”藍天交響樂的序曲,高潮迭起的第一樂章已經奏響。《青島市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暨青島市空氣質量改善行動計劃(2021-2025年)》為全市“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列好了路線圖、定出了時間表。時下的青島,各級各部門正嚴格按照路線圖、時間表開展工作,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已昂揚奮進的姿態,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環保理念,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嚴抓防疫不松懈 即墨區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2022-09-21    青島新聞網

民生在線:青島市城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殷連剛網談在線回顧

2022-09-21   

青島計劃三年內 打造“暢安舒美+”文明示范路300公里

2022-09-21    青島新聞網

國慶出行,又省一筆!今晚調油價 加滿一箱油將少花11.5元

2022-09-21    央視財經

即墨歡送煙臺威海500名援即醫療隊員返程

2022-09-21    青島新聞網

持續曝光!這些交通違法行為中有你嗎?

2022-09-21    青島新聞網

周知!9月24日起,青島將有三條公交線路進行調整

2022-09-21    青島新聞網

西海岸新區將添東西快速大通道!嘉陵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即將啟動

2022-09-21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城口县| 湘乡市| 遵化市| 贵港市| 平舆县| 龙岩市| 土默特右旗| 南川市| 舞阳县| 呼和浩特市| 大英县| 麟游县| 陕西省| 郧西县| 澎湖县| 邯郸市| 崇阳县| 南宁市| 荥经县| 芷江| 克什克腾旗| 罗田县| 瑞丽市| 东阳市| 兴文县| 特克斯县| 洞头县| 广宗县| 香格里拉县| 静安区| 谢通门县| 广德县| 于田县| 民权县| 临洮县| 丹凤县| 黑河市| 阳城县| 南木林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