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對面,這棟經典建筑將煥發新生!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宋波鴻)
近日,棧橋對面,駐守青島沿海一線的太平路33號青島日報社原址傳來好消息:這棟經典建筑煥新蛻變,在5月19日中國旅游日當天成為百年中山路——上街里文旅產品的發布場地,重新回歸青島歷史城區的文旅場景,并將與中山路上街里片區融合發展。
欣賞棧橋的絕佳視角 用時尚方式打開
市南區太平路33號,是青島日報社原址,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棧橋與海天風光構建出的絕佳美景。
2018年,青島日報社喬遷后,這里成了一代青島報人的回憶。2019年,市南區啟動對這棟老建筑的“活化”利用開發,時尚產業園成了這里的“新標簽”。
青島是一座具有時尚基因的城市,2019年在市南區舉辦的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更是成為了年度時尚熱點事件,五大洲25所國內外頂尖時尚院校百名師生以及80余家國內有影響力的時尚企業家,來到太平路33號親切交流。
市南區作為青島核心城區,得天獨厚的時尚基因、紡織服裝行業基礎、以及市南區對時尚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效開放的營商環境使市南區已完全具備打造國際時尚城會客廳的條件和優勢。企業入駐,設計在此聚集,多場時尚賽事活動舉辦,讓這里成為絕佳的青島“國際時尚會客廳”。
旅人、報人 沿海一線老建筑舊時光
據青島報史館,作為1949年《青島日報》創刊時的辦公地,太平路33號在此前的主要用途是酒店。
這座建筑大約營造于1900年前后,是德租青島早期在海因里希親王飯店之后建成的另一家頗有規模的酒店。業主為兄弟二人——海因里希·克里本多夫與胡戈·克里本多夫,故而,飯店也以他們的姓氏命名,相關字樣同時出現在了飯店的外墻上。
當年,飯店建筑面積2053平方米,地上有3層,地下1層,磚木結構,屋頂為平頂。立面采用了不對稱的布局,西側為磚墻砌造,南立面有木制外廊。立面的中間與西側各設一處大門,南大門通往二樓、三樓,西大門應為餐廳入口;樓內有客房30間。
時至今日,復原古樸建筑風格的太平路33號似乎依然保留著歲月的痕跡和味道。包括屋檐、房頂、瓦片等建筑元素,成了紅瓦綠樹的經典注腳,讓棧橋海域沿海線充滿青島風情。
發揮老城區特色 續寫青島故事
據介紹,目前太平路33號建筑的運營權重新回歸青島海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上街里文旅產品項目的發布場地,正是這棟經典建筑沉寂一段時間后的再次亮相。
從前,這里是青島報人的聚集地,數不清的青島故事、青島新聞在這里誕生,飛向世界各地?,F在,這棟經典建筑用全新的方式回歸青島人視野,成為百年中山路的文旅發布地,以文旅新場景續寫青島故事。
青島歷史城區的百年歲月,賦予老城沉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可以預見的是上街里文旅產品體系與歷史城區產品-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正在形成。未來,太平路33號將成為上街里文旅板塊中的“重要角色”,繼續擔任市南乃至整個青島的時尚會客廳、時尚發布地,發揮它曾經的人文力量和光芒。
發揮青島歷史城區特色,賦予太平路33號全新的使命和內容,持續構建市南區全域精品旅游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