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發布2025年15件市辦實事 涉及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
青島新聞網2月9日訊(記者 江偉)每一項舉措,都緊密關聯著百姓的“民生大事”;每一個實施落點,都精準觸達百姓生活的“關鍵小事”;每一組目標數字,都是政府對民生的鄭重承諾……
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5年市政府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辦好15件實事》,這15件實事涵蓋就業、居住、教育、醫療、托幼、養老、環境、交通出行、公共安全、政務服務等諸多領域,旨在著力解決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不斷有新的獲得感。
聚焦民生痛點,新型工傷保障與物業服務質效新突破
在15件市辦實事中,“推進新型工傷保障制度”與“提升物業服務質效”尚屬首次列入,為城市發展與民生改善注入全新活力。
其中,推進新型工傷保障制度,參保人數達到20萬人以上;提升物業服務質效,培育打造物業服務規范、環境整潔有序、業主滿意度高、治理成效明顯的住宅物業服務樣板小區50個,專項整治物業服務不到位、群眾投訴頻發、業主滿意度低的重點問題住宅小區50個。
“青島目前共有工傷失能者1200多人,有許多人難以長期負擔市場較高的護工費用,存在住院難、家庭負擔重、生活質量差等問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表示,青島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補充工傷保險與傷養服務相結合的新型工傷保障制度,通過制度的有效實施,將系統解決中小微企業“賠不起”、靈活就業人員“保不上”、工傷失能者“過不好”三個民生難題。
“在廣泛征求市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和對小區精準畫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實現‘一小區一策’來進行精準的整治和提升”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孫震表示,今年將在系統總結樣板小區標桿打造經驗的基礎上,提煉打法路徑,形成示范案例,由點及面推動全市物業服務企業提升服務品質。
多維度發力,奏“一老一小”幸福樂章
“市委、市政府對養老服務工作一直高度重視,持續加大投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江聯軍表示,人才是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今年我市聚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在技能人才培養、職業空間暢通、人才激勵保障等方面持續加力,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老一小”始終是社會關心關愛的重點,在15件市辦實事中,對擴大優質養老助殘服務供給,提升托幼、服務水平等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項也都做了重要部署安排。
其中,擴大優質養老助殘服務供給,增設區(市)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0處,新建或改擴建社區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護中心30處,完成適老化改造1萬戶以上,新增簽約家庭養老床位2000張以上、享受助餐優惠老年人2萬人以上;建成助殘業務聯辦平臺,實現19個惠殘事項“集成辦”、“極簡辦”;提升托育、教育服務水平,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4000個以上;推動開工和續建完工中小學、幼兒園20所,升級完善95所農村薄弱中小學食堂設施設備,建成市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柳忠旭表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是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連續3年將托育服務列為市辦實事,通過政策引導,逐步建成主體多元、管理規范、安全健康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財政足額保障,托起2025市辦實事
“對2025年15件市辦實事的資金做了足額保障,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發布會上,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鞠立果表示,財政部門始終把民生放在財政保障的優先位置。
近年來,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始終保持在70%以上。2024年全市民生支出1304.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了75.8%,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保障基本養老服務需求、支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優化醫療衛生服務供給、保障居民安居宜居、提升社會救助水平等方面,為落實民生政策、辦好民生實事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2025年,市財政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集中財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統籌資金保障市辦實事等民生項目投入,推動市辦實事落地落實,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40余載接續,2025青島市辦實事精準“落子”
“更加注重‘雪中送炭’、資金渠道更加多元、覆蓋人群更加廣泛、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王清春表示,為做好2025年市辦實事的篩選確定工作,市政府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先后通過互聯網、12345熱線、代表委員建議提案等多層面、多渠道,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市民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認真開展調研論證。按照“以人為本、突出重點、普惠可行”的原則,注重城鄉統籌、政策統籌、資金統籌、建管統籌、效益統籌,把握精準性、連續性、創新性、引導性,最終篩選確定了15件(47項)2025年市辦實事。
據了解,自1983年起,我市每年確定并重點辦好一批“市辦實事”,推動一大批民生工程得以實施,一系列惠民舉措得到落實,諸多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
2025年市辦實事各項目
第一件:完善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措施和服務體系
1.城鎮新增就業 35 萬人
2.扶持創業3萬人
3.為2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1年期專項綜合互助保障
4.為2.5萬名困難企業職工和農民工等免費體檢
5.推進新型工傷保障制度,參保人數達到20萬人以上
第二件:改善城鄉居住條件
6.完成 10個城中村改造回遷項目
7.建籌保障性租賃住房 1000 套,實現 3600 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體封頂并啟動銷售
8.既有農房節能改造 5萬戶以上
9.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危房改造550戶以上
第三件:改善城鄉出行條件
10. 養護提升“四好農村路”600公里
11. 更新城市節能照明路燈 6000盞以上
12. 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
13.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5萬個以上
14. 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0條
第四件:緩解重點區域交通擁堵
15. 整治市區 57 所學校周邊交通秩序
16. 青島北站東廣場項目
第五件:擴大優質養老助殘服務供給
17. 養老服務
18. .建成助殘業務聯辦平臺
第六件:提升托育、教育服務水平
19. 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 4000個以上
20. 推動開工和續建完工中小學、幼兒園 20所
21. 完善 95 所農村薄弱中小學食堂設施設備
22. 建成市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
第七件:提升物業服務質效
23. 物業服務項目
第八件:打造潔凈優美城市環境
24. 完成口袋公園 50個以上
25. 完成城市空間微更新改造 60處以上
26. 完成大氣污染物減排項目 1200個以上
第九件:優化健身休閑服務供給
27.建設更新體育健身場地設施
28.建成浮山全民健身中心
第十件:提高居民醫保待遇
29.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標準
30.降低參保職工就醫有關起付標準
第十一件: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31. 建設“家庭醫生'健康守護’一張網”
32. 打造國醫館 20 個、國醫閣 100個
第十二件: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
33.打造村級綜合服務站點 35 處以上、標準化站點 760個以上
第十三件:營造安全放心市場消費環境
34.在農批市場開展農產品快速檢測抽檢 14萬批次以上
35.在農貿市場開展電子計價秤“一秤一碼”智慧監管,設置統一商品標價牌
第十四件:強化城市重要基礎設施運行保障
36.新建和改造老舊管網并為新建管網和重點橋梁加裝監測設備
37.完成700個小區公共移動通信網絡深度覆蓋
第十五件:強化公共安全保障
38.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取證培訓7萬人
39.在公共場所增配 AED300 臺
40.為農村非集中供暖困難家庭 60 歲以上老人安裝獨立式一氧化碳報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