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行的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上,華裔科學家陳景虹指出,馬加爵的暴力傾向可能和缺失MAO基因有關。而這基因缺失與否在不久的將來可通過尿樣測出來,并能通過中藥銀杏制劑加以改善。
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主席、洛杉磯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MAO基因之母陳景虹指出,行為一定程度上受基因
控制,有些人比較好斗,有些人則內向平和,這是先天性行為。大腦中的MAO酶控制著腦神經質的濃度,動物實驗發現,如果完全去掉MAO,小老鼠就有暴力傾向,容易打架。人也是這樣,如果他缺少這個基因,也會有異常行為發生,如易努、好斗等,容易犯罪。
在母體懷孕期間,如果受到很大的壓力,嬰兒可能會天生缺乏MAO酶,當他長大后,犯罪概率就高。問題是,MAO基因缺失的人,平常癥狀并不很明顯,他們一般表現為害羞,容易緊張,在緊張時會十指相握、摩擦,在學校里,老師會認為他比較老實而不會找他麻煩。但這種人對壓力的耐受力遠低于一般人,一旦面臨失業、人際關系緊張等問題,他們就可能出現暴力行為。從馬加爵異乎常人的舉止和暴力傾向來看,陳景虹認為,他可能屬于MAO基因缺失者。
但陳景虹強調,缺少MAO基因的人并不一定都會犯罪。總體來說,一個成人的行為受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母親懷孕時的狀況、先天基因和后天環境。當MAO基因存在缺陷的老鼠被放在一個比較和平的環境中,它并不會發病打架,但把它移到一個存在一定壓力的環境中,它的心跳馬上加快,并表現為暴力行為。
陳景虹表示,目前動物實驗中,MAO基因的缺失可以通過小便就測試出來,對人也同樣適用。而對MAO基因缺陷的小老鼠,給它注射一點銀杏制劑后,它就會變得平和,不再打架,在未來,這將發展為針對人的基因療法。所以,要真正來預防“馬加爵癥候群”,可以通過尿檢排查高危人群,隨后結合基因療法和心理學上的認知療法,從身心上雙管齊下,來預防其暴力犯罪傾向。
此外,也要提醒年輕的媽媽,懷孕期間的狀況,會影響你生出來的孩子,因此在妊娠期要避免承受過重的壓力。同時,懷孕婦女應盡量不要吃藥、吸毒、抽煙。(陳燁
周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