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7月29日電
普及義務教育一直是西北貧困地區的難題,然而記者近日在西北貧困地區欣喜地看到,當地農民正在更新教育理念,送子女上學的熱情日益高漲。
送女娃上學比男娃更合算
在甘肅省民勤縣采訪,當記者問女童入學率時,當地教育干部笑了。大灘鄉中學校
長王訓和告訴記者:“在民勤縣各個農村,家長送女娃上學的熱情很高,因為這里農民有一個好觀念,那就是女娃上了初中能找個高中女婿,讀了大專的女娃能嫁個大學生,上了大學還能嫁個研究生,這樣很劃算!”
正是基于這個理念,女生比男生多,在民勤縣農村中小學是很普遍的現象。民勤縣教育局局長孫毅仁說:“如果這種思想能在貧困地區廣為傳播,那困擾西部的女童入學難問題將迎刃而解。”
上學交朋友 兄弟遍天下
在陜北吳旗縣長征中學就讀的高二學生高斌學習一般,他本人也說:“我肯定考不上大學。”
“那你為什么還要上學?”
“家里非要讓上,說是考不上大學沒關系,咱家里就你一個男娃,沒有兄弟,到了社會上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在學校多認識幾個同學,都是你的兄弟,將來同學有出息了,說不定幫你一把,就能改變你的命運。”
長征學校校長劉亞飛說:“我的學校里有吳旗縣的,也有定邊等鄰縣的學生,還有從寧夏銀川來的,雖然考大學是主要目的,但那些學習不行的學生有不少就是為了多交朋友,為明天打基礎。現在計劃生育抓得緊,農村家庭孩子少了,家在農村天地小、就業機會少,光靠自己奮斗事倍功半。”
長征中學是一所民辦中學,由于周邊地區家長和學生能有這樣的新理念,使得這個學校的生源很多,目前已過千人。
義務教育上民辦 為給娃娃買明天
在革命老區陜北定邊縣,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多達15個。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渴望優質教育,而農村一些中小學教學質量不高,農民寧愿多花錢也要送孩子到民辦學校,他們相信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
這些民辦學校中,鄉村有5所,城里有10所。很多農村家長為了孩子還進城陪讀。此外,農村還有12所民辦幼兒園。
貧困地區民辦教育的興起折射出來的信息令人欣喜:今天的西部農民不僅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而且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受到優質教育。
特約編輯: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