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中心醫院醫生胡衛民,因無法容忍身邊體制性、系統化的“醫院潛規則”,公開站出來抗爭。此后湖南省和婁底市就此事件進行調查,但調查組在婁底工作期間,竟然到婁底市中心醫院違規報賬10443元。日前,婁底市紀委、監察局已查實了這一事件,決定給予當事人以黨內警告處分并通報全市。(據
4月7日《解放日報》報道) 名曰調查“醫療腐敗”的廉政調查組,居然自己也搞起了腐敗,短短時間內以搞好“調查組工作聯絡和后勤服務”之名,花去了吃喝、抽煙、洗腳的鈔票7323元,再加上當事人“搭車”加上去的不知什么名目的開銷3120元,一共10443元,拿到了婁底市中心醫院報銷。廉政調查組吃喝洗腳,被調查者掏錢“買單”,這個咄咄怪事,令人驚詫莫名。
廉政調查組和涉嫌腐敗的被調查對象,應該是“貓鼠關系”,然而本是調查婁底市中心醫院及院領導班子的問題,相關消費卻又由被調查對象“買單”報銷,這怎么能使人相信調查的客觀公正?
身為廉政調查組的人員,不會不知道調查紀律;作為被調查者,也不會不知道制度規矩。那么,他們明知有紀律有規矩卻要蔑視、踐踏紀律和規矩,如此肆無忌憚,是要向紀律和規矩示威么?“貓鼠”結成了同盟,目的是要同樂———“貓”要的樂是以權謀私,“鼠”要的樂是“花錢消災”,一拍即合,彼此投其所好,雙方各得其所。他們是皆大歡喜雙贏了,然而輸的是誰呢?
紀檢監察是反腐肅貪的最后一道關口,其承載著黨心民心多少厚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這最后一道關口都成了“豆腐渣”,還能靠什么來遏制腐敗?現在胡作非為的當事人已受到處分,這當然是咎由自取。但是此事更使我們看到了一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因此,要防止“貓鼠關系”變成“同盟關系”,首先要選準“貓”。倘若本來就是一只假“貓”,那么“貓鼠一家”也就是必然的了。
就事論事,最后一道關口差一點成了“豆腐渣”的丑聞,只是出在婁底,然而其帶來的警示意義,卻已遠遠超出了婁底一地。奚旭初《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