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臟亂、市政設施落后等成為城區角落的主要問題
近日,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城區角落調查”課題組編寫的《北京城區角落調查No.1》對“城區角落”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與分析,6月16日,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城區角落”問題研討會上,與會
的專家和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更深的討論與交流。
“城區角落”主要是指在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城市規劃區內城市現代化或城市現代化水平相對滯后、城市管理相對薄弱的局部地區。其特點主要是環境臟亂、市政基礎設施不足、危舊平房集中、管理相對薄弱、人口結構不合理等,居住生活在角落中的人們主要是貧困居民、失地農民和流動人口。
北京市治理角落的實踐為城市發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的材料,也為城區角落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理論方案。
北京城區到底有多少角落,目前有兩個公開數據,一個是2002年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調研數據,是332個;一個是2004年市政府公布的數據,是343個。另據2004年7月30日媒體報道,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四城區共有“城中村”331處。但《北京城區角落調查No.1》的調研認為,城八區角落的數量肯定要多于已經正式公布的兩個數據。
經過實際的調研,《北京城區角落調查No.1》指出了目前北京城區角落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1)環境臟亂。
(2)市政設施落后。
(3)危舊平房屋集中。
(4)治安狀況惡化。
(5)人口結構特殊。(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