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0戶人家的小山村的一群鐵匠,其產品竟然填補了十幾項國內外空白,并且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換回了大把大把的外幣。膠州市九龍鎮匡家嶺村的幾十名農民出身的鐵匠在當地已經把鑄造業做成了大買賣,成為青島市精密鑄造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該村大部分土地
處于丘陵地帶,干旱貧瘠而又缺少水源,農業生產一直處于落后地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該村就開始注重發展起機械鑄造業。目前全村有60多家鑄造企業,主要進行機械加工、金屬機械配件加工等,產品種類達300多個。而且該村企業生產的南極遠洋考察船專用配件等部件填補了國內外十多項空白,其產品精細度達到了很高水準,其中生產的磁懸浮列車三角閥毛胚的精細度達到10絲以內。 青島龍圖機械鑄造有限公司經理兼村黨支部書記李子昌介紹:“我們全村60多家鑄造企業每年實現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每年上繳稅金300多萬元。今年新引進的14家同類企業投產后每年可增加銷售收入4000萬元。現在全村共有工人600多人,月工資都在1500元左右……”任獻文趙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