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海相伴的城區,不發展旅游業有些說不過去。 今天,借助山海優勢,借助青島山色峪櫻桃山會、紅島蛤蜊節的成功舉辦,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走進了城陽,游覽了城陽,領略了這里獨特的山海風情。城陽,漸已成為青島旅游不可或缺的一支。
城陽
區位于青島市北部,東倚嶗山,西瀕膠州灣。其中東部山區的嶗山西麓是嶗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境內的三標山、石門山、華樓山、鐵騎山等山勢挺拔,奇石遍布,林木茂密,具有良好的山林生態環境;而西部的紅島則擁有良好的沿海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廣闊的濱海灘涂。 然而,許久以來,城陽在人們思想中的定位,卻是新興工業城區———林立的工廠廠房、寬闊的馬路和繁忙的工地,獨獨不見“山、海、城”概念。當然,印象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切入點必須恰到好處。
休閑農業花開第一枝
嶗山西麓山地果園眾多,有桃、杏、葡萄、櫻桃、棗等水果以及板栗、核桃等經濟作物,是島城的水果之鄉。山色峪櫻桃、少山紅杏、沙溝葡萄在島城具有較好的口碑和知名度。特別是夏莊山色峪被稱為“齊魯第一櫻桃谷”,擁有5000余畝櫻桃,年產櫻桃近50萬公斤。經過多次的調研和深入論證,城陽區確定從開發山色峪的林果資源特別是櫻桃資源入手,開發生態觀光旅游,并相繼開發了婆婆石、鷹撲石、老君堂遺址等10多處名勝古跡,基礎設施建設累計達數千萬元。2004夏莊山色峪櫻桃山會舉行,吸引35萬國內外游客前來旅游觀光,銷售櫻桃50余萬公斤,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2005夏莊櫻桃山會期間共接待游客61.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2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0%和40%。而今,作為城陽區的旅游品牌———“山色峪櫻桃山會”已突破街道區域概念,成為整個嶗山西麓夏莊、惜福鎮街道所有種植櫻桃社區共同的品牌,人們對城陽“工業城區”的印象由此得以初步改觀。
生態健身再造吸引力
嶗山西麓的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由于人工干擾少,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風貌。優美的山際輪廓線和四季色彩美———春天的絢麗、夏天的喜悅、秋天的豐收、冬天的寧謐,使嶗山西麓更具野趣和吸引力。作為嶗山第二高峰的三標山,登頂觀賞可見到獨特的大鷹觀海奇石,而且可將大海、平原、膠州灣盡收眼底。茂密的果林,嶙峋的怪石山峰,以及大面積人跡罕至的天然原野山林,造就了美麗如畫的原野風情和天然氧吧。崇尚自然,返樸歸真是旅游發展的趨勢;同時古樸典雅的農家屋舍,也增添了原始面貌資源的魅力。根據這一趨勢,今年年初城陽舉辦了以攀登三標山為起點,以生態、美景、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登山節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踏青賞花、健身休閑、挖野菜、吃農家宴,從而展現了城陽東部山區良好風貌和優美環境。踏春賞花、健身登山、品農家宴、果品采摘等旅游板塊,以及特有的自然景觀和資源優勢吸引了眾多以家庭為單位的自駕車游客的到來。
山海呼應旅游新魅力
與青島市區的基沿海岸和沙質海灘不同,紅島濱海地帶以灘涂資源為主,而且灘涂面積廣闊,海水污染小。除了擁有較大面積的未開發土地,還擁有保存較好的南部濱海一帶岸線,這在環膠州灣一帶相當難得。在傳統漁村美麗的自然風貌以及自足紅島小海鮮豐富資源的基礎上,城陽區通過走發展濱海旅游業的道路,先后開發建設了紅島休閑漁村、趕海觀光園、黃瀾海韻園、東海漁村和青云宮五大旅游景區,并在200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成功舉辦了首屆青島紅島蛤蜊節,使城陽旅游產業快步走上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旅游———加快經濟發展”的科學發展道路,使“吃紅島海鮮,住紅島漁村”成為膾炙人口的青島特色旅游品牌,“蛤蜊節”的成功舉辦,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2005年紅島蛤蜊節期間,多元化的旅游內容,構成了以“海文化”為主題,以休閑漁業、漁家風俗、娛樂為主線,以趕海、耕海、吃海、游海為特色的四大旅游板塊,使紅島成為好友聚會、周末度假、體驗漁家民俗的首選之地。
大手筆的旅游開發力度,使城陽區的山海資源日益張顯出城陽山、海的獨特魅力,而在做足山海文章的同時,城陽區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發展旅游的機會。新春旅游購物節活動,既填補了城陽冬季旅游的空白,又繁榮了春節市場;風光+科技“少兒科普一日游”,令城陽旅游充滿活力。城陽,青島旅游的精彩一頁。 傅學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