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翟惠敏 見習記者 徐偉
“今年上半年,全國有23名民警在執法中遭暴力襲擊而犧牲,有1803名民警被打傷。”日前,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向媒體通報了這一消息。近年來,一貫以勇敢與威嚴的形象出現的警察卻在依法執行勤務過程中,頻頻遭遇暴力阻礙甚至襲擊,人身安全和執法權威屢屢受到威脅與挑戰。
“襲警案件的發生,說明法律資源受到嚴重挑戰,社會公共道德感在退化。”武和平不無憂慮地說,如果警察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也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安全。
交巡警治安警成為襲擊目標
來自公安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公安機關因公傷亡民警有3382人,其中因公犧牲170人,因公負傷3212人。這其中,因在執法過程中遭遇暴力阻礙而犧牲的有23名民警,負傷的有1803人,分別占犧牲、負傷人數的13.5%和56.1%。造成民警傷亡的原因,主要是民警在執勤查緝、處理治安案件和交通違章時遭受暴力阻礙引起的。
8月6日凌晨2時許,二十多名暴徒闖入甘肅省蘭州市雁西路一鋁型材料倉庫后大肆搶劫,接到報警的雁西路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制止時,遭到這伙暴徒用磚頭石塊瘋狂襲擊。
9月9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堯天坪派出所民警譚建新在調查了解堯天坪鎮下午沖村部分村民非法從事地下“六合彩”賭博情況時,遭到該村三十余名村民圍攻報復,并對其非法拘禁長達7個小時。不法分子還煽動糾集數百人沖擊派出所,追打派出所民警,共造成5名民警受傷。
9月21日,因酒后駕駛無牌照摩托車被執勤交警查扣,犯罪嫌疑人孫洪財到吉林省農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哈拉海交警中隊辦公室要車,中隊長徐國輝當即予以拒絕。孫洪財持刀行兇,徐國輝的頸部、腹部被刺傷。
……
公安部法制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公安機關反映的情況看,當前暴力襲警案件主要發生在公安派出所民警、治安民警、交警、巡警、刑警等執行勤務、處置群體性事件、抓捕犯罪嫌疑人過程中。違法犯罪分子暴力抗拒和襲警的主要行為包括:圍攻、毆打正在執行公務的公安民警;使用槍支、刀具、棍棒,采用爆炸、投毒等手段傷害公安民警等。
從近年發生的情況看,暴力抗拒和襲警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個人突發性抗法向有組織的集體性抗法發展;二是暴力程度不斷增加,由口頭謾罵、侮辱發展為直接持兇器傷害執法人員;三是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暴力抗法行為不斷增多;四是誣告陷害、惡意傷害執法民警的投訴不斷增多。
如何應對襲警事件
襲警問題目前已不僅僅是哪一個省或者哪一個地區的問題,如何減少、防止和應對襲警事件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更成為民警自身、法學專家乃至公眾共同思考的問題。
觀點一:襲擊民警就是蔑視國家權威
目前,部分群眾法治觀念淡薄,不知法、不守法,一旦觸及個人利益,立即產生抵觸情緒,對執法民警謾罵、侮辱甚至毆打;相當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只要不殺人、搶劫就不算犯罪,對執勤的警務人員進行辱罵、推搡并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不法分子高喊‘你是警察有什么了不起,打的就是警察’時,反映出社會法治環境和公民法治心態的不完善。”武和平認為,個人權利意識增長過快,拒不服從管理,圍攻毆打暴力威脅傷害警察,這是對公共權利的一種蔑視。公安機關在整治無序過程中必須要靠強力,使不法分子意識到暴力襲警的成本是高昂的,同時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助警意識。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楊忠民認為,以妨害警察執行公務為目的的暴力襲警行為,不僅僅是對警察權威的公然挑戰和損害,就其實質來說,是對整個國家的法律權威的公然挑戰和損害。暴力襲警行為助長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降低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感。暴力襲警嚴重阻礙了警察執行懲治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的職務行為,削弱了我們對于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這必然使違法犯罪分子更加有恃無恐。而老百姓在暴力襲警的事實面前,自身的安全感大大降低了。
觀點二:民警執法條件當“軟硬”并舉
“加強警察執法的軟、硬條件的配備,能夠有效地威懾違法犯罪人,這也是減少警察遭受攻擊的一個措施。”西北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賈宇教授剖析說,“我們目前的治安警察多不裝備武器警械,赤手空拳處警。當被處理者意識到抵抗或者逃跑可能更有利于他們并有可能使他們免受懲處時,警察的無裝備就會助長對方襲警的決心。這是硬件上的不足。軟件方面,我們有關警察執法權的立法也不夠完備、明確。一方面,有些警察習慣于濫用推拉、腳踢等無意義的輕微強力手段執法而無法規范;另一方面,當警察面臨緊急情況時可以采取哪些強制性、暴力性的手段執法,也無明確授權。”
公安部法制局有關負責人也坦言,在一些基層派出所應當配備的防護性裝備,如防彈背心、防刺服等沒有配備或沒有配齊,有的派出所只有一兩件防彈背心,有的一件也沒有;有的防護裝備對襲警者的兇器起不到抵御作用。因此改善警察執法的軟硬件條件能夠大大降低警察遭受襲擊的可能性。
觀點三:為民警建一個維權委員會
從已發生的襲警典型事件看,有的群眾把“人性化”管理視為警察的軟弱,或者理解為“群眾”的要求不受法律和規范的約束,甚至個別人利用公安機關內部實行的“問責制”、“向市民述職報告制”等制度,濫用投訴權。個別公安民警對“人性化”管理的認識也存在片面性,把它理解為對群眾要求的無原則的“照顧”,產生怕投訴等心理。
有專家提議,要建立健全民警維權機構,及時依法協調有關部門查處暴力襲警、不實投訴和其他侵犯民警正當權益的案件,將維權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寧夏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已成立了維護民警正當執法權益保護委員會,許多地市公安機關也有了民警維權委員會。武和平說,各級公安機關的紀委、監察、督察、法制部門應該切實履行職責,查明事實真相,理直氣壯地支持、保護受到襲擊、傷害的民警的合法權益。他呼吁,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在監督民警依法履行職務的同時,大力支持民警嚴格公正執法,實現保護公民權利和維護民警正當執法權益的一致性,做到規范民警執法與切實提高執法權威、震懾犯罪的一致性。
相關鏈接
據公安部統計,近年來,全國各地公安民警在打擊犯罪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遭受暴力襲擊傷亡的人數居高不下,具體情況是:2001年犧牲民警68人,受傷民警3510人;2002年犧牲民警75人,受傷民警3663人;2003年犧牲民警84人,受傷民警4000人;2004年犧牲民警48人,受傷民警3786人。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