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據韓國《朝鮮日報》日前報道,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接受采訪時向媒體介紹了海爾的經營策略。
“如果緊張感和危機感消失,就只能沒落。無論何時,商品質量一變差,消費者馬上就會站出來。”在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青島海爾集團成立21周年之際,首席執行官張瑞敏(56歲)高高舉起了跨越性
發展的大旗。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的人物訪談披露了張瑞敏公開的“核心武器”——“目標管理經營(MBO)”。
“商業活動好比每天都在進行百米沖刺。從最高層的管理人員CEO到最基層的職員,都要制訂詳細的目標,并以將其實現為目標。”在這樣的理念下,海爾一直堅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這一嚴格的賞罰原則。基本工資僅占年薪的30%,另外70%全部來自工作成果。如果工作的完成情況未能達到預訂計劃的80%,則只能拿到僅相當于生活費的薪水。
張瑞敏介紹說,海爾的制造工廠每個月都會將員工的工作成績和生產性進行總結和公布。此外,若發現不合格產品,即使生產量有所增長也會被扣罰薪水。也可進行事故原因匯報,同等級事故原因罰金差異最高可達薪水的5倍以上。
海爾的經營成績呈直線上升狀態,去年銷售額達到1016億元(約13兆2100億韓圓)。張瑞敏執掌20年后,海爾跨越了1000億元這個極限數字。與1984年348萬元的銷售額相比,海爾實現了3萬倍的超高速增長。今年,海爾更是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家進入“世界最具影響力企業百強”排名的企業。
張瑞敏目前最關心的事情就是進行名副其實的全球性經營。包括美國南克羅萊納州工廠在內的30個海外工廠和制造基地以及8個海外設計中心、6萬余個營業網點已經使海爾成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下的先鋒隊,但是在亞洲市場方面仍然保持緊張狀態。
據介紹,海爾目前在世界白色家電領域占到了10%的份額,將美國GE等競爭對手落在身后,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成為世界第一。張瑞敏強調,只有將海爾所有的員工都凌駕于他之上,海爾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青島新聞網韓語頻道 原霞 綜合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