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惡意欠薪者——“跑得了廟跑不了和尚”。中國有句老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說的是追根尋源實行問責制,查不動產、抄違法不守信者老窩的有效性。把這個祖傳秘方用到現代社會常見的討欠薪難上,卻往往不靈,因為,你碰到的并非和尚跑了留下廟的美事,而往往是和尚跑了廟也不見了的困窘——欠薪企業的老板
不僅腳底抹油、一走了之,也把企業的執照、賬本、設備等核心資產全卷“跑”了,廠房、營業場所則是租來的,一座空廟根本就沒有什么家當好抵扣欠薪的。因此,深圳曾有人向全國人大執法調研組建議增設“惡意欠薪罪”、用刑罰來對付惡意欠薪者,但是,這被一些評論家批評為“曲解法治精神”、遠水難解近渴的不現實舉措。
但是,如今,深圳市另一據稱“開了全國先河”的行動,在下以為值得各地執法部門思考、效仿。據1月13日新華社報道,“深圳市委、市政府12日召開全市打擊惡意逃薪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公開處理大會,對8名惡意逃薪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作出刑事拘留處理,并對30家欠薪逃匿的用人單位進行公開曝光。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標志著深圳重拳打擊惡意欠薪行為的行政和司法聯動機制正式啟動。”
刑事拘留,意味著這些被拘留者已經涉嫌刑事犯罪,可能經過檢察機關起訴、法院審判等一系列司法程序而被定罪量刑、追究刑事責任。在我國刑法還沒有“惡意欠薪罪”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會不會違法、值不值得推廣呢?
在下認為,深圳這次對付那些惡意欠薪者的做法,是研究法律、動了腦筋的“智者之為”,是下功夫進行執法調研的有備而來,因此,獲得勝算地把握相當大。
欠薪雖然缺德,但通常并不直接構成犯罪,而屬于經濟糾紛。但是,和尚也跑廟也跑,搖身一變照老方子抓藥騙人,就不單單是個欠薪問題,而涉嫌進行經濟詐騙。在深圳,利用辦加工企業、開連鎖商場惡意逃避供應商債務、銀行債務和員工薪酬的案子并不少,所以,欠薪的背后,往往有著更深層的違法甚至經濟犯罪的問題。這次,深圳刑事拘留了8名惡意欠薪逃匿的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走的就是由欠薪入手、查經濟犯罪問題的新路子。在下注意到,抓那8個頭頭的同時,有關方面還公布了30家欠薪企業名單,這對于那些準備和尚帶廟一起跑的老板及其企業,無疑會有巨大精神震懾作用。
在下上網試搜索了一下被拘留的深圳市瑪闌特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怒江和所在公司的情況,發現這家公司去年3月份以前加入了“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互助協會”,而這是一個由政府倡議組織起來、由入會中小企業進行信用互助擔保、獲取銀行信貸資金的民間組織。如今,何老板被刑事拘留了,說明其所在公司不僅涉嫌惡意欠薪,還涉嫌通過逃匿等方式故意逃避其它債務等問題,可能涉嫌金融詐騙、商業合同詐騙等經濟犯罪問題,如果今后從司法程序中獲得上述信息的話,在下一點都不會覺得意外。
我不知道那些被刑拘的老板使了多少回金蟬脫殼之計,也不知道深圳警方是如何追尋到那些連廟帶和尚一起跑的違法經營者底細的,這肯定既費警力又費財力,但社會效益絕不僅僅是追回來多少欠薪就能囊括的。希望有關方面在充分運用包括刑法武器在內的法律手段,懲罰嚴重違反商業誠信規則的責任單位和個人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江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