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2006慈善年夜飯”在杭州開席。來自社會各界的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孤兒、困難家庭相聚一堂,開懷享用年夜飯。 CFP圖
浙江官方組織的慈善年夜飯已經熱
熱鬧鬧地“吃”了4年。與往年困難群眾免費享受盛宴不同,今年在杭州一家酒店舉行的20桌慈善年夜飯“飯局”里多了些新角色——他們家境并不貧寒,甚至是個個擁有實業、腰纏萬貫的富商。
27日中午,這批浙商的慈善“年夜飯”吃得可不便宜——為了吃這頓飯,“買”一個座位的起步價就需1萬元。
慈善盛宴富商低調入席
當天的飯局是浙江省慈善總會牽頭組織的,“萬元愛心席”是今年慈善年夜飯的亮點。“萬元愛心席”設置在大廳最中間,緊臨領導席,與捐款的企業家同席而坐的是浙江省慈善總會的秘書長李剛。
據浙江省慈善總會辦公室副主任丁軍介紹,“萬元席”是專門為浙商和知名人士準備的,共設置10個座位,認一個座的價格為1萬元。此席所得的善款,當場全部回饋給現場的困難群眾。
除了捐款“買座”,還有浙商捐贈了藥品和保健酒。據介紹,認捐萬元座的浙商中有兩位曾在去年獲得了國家民政部頒發的我國首個政府慈善獎——“中華慈善獎”。不過,這些企業家表現得甚為低調——有的僅派代表參加,有的還希望隱姓埋名。
“風云浙商”想出慈善新點子
“萬元席”的點子源自一位叫郭勝華的旅法浙商,他還是2005年度“十大風云浙商”之一。日前,他向浙江省慈善部門表達了想參加慈善年夜飯的愿望,且主動提出愿意出資1萬元,給困難群眾包個紅包,以“萬元買座”的形式加入到慈善年夜飯中來。
“1萬元對我而言不算大數目,但可以讓困難群眾得到最直接的實惠。我覺得花1萬元來吃這頓年夜飯,值!”郭勝華告訴記者,他發現前幾年的慈善年夜飯雖然也有企業參與,但個人認捐相對較少。他思忖了一晚上,決定以個人身份加入到這一慈善品牌中來。
由功利性轉為社會責任
“我們不能苛求每個富人一定要拿出多少錢來從事慈善事業,在我看來,慈善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更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人文情懷。”郭勝華坦言,在西方,企業比較流行“策略性慈善行為”。這是一種刻意將捐贈與企業經濟目標聯系在一起的慈善行為。不少朋友勸郭也這么做,且列出了很多相關理由。但他覺得這種慈善行為太過功利,有悖于自己心目中的慈善精神理念。
浙江省慈善總會秘書長李剛認為,浙江民企樂于慈善主要有四個理由:維持公眾形象;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公益營銷;還有部分企業家希望以此回報社會。“這些企業家是我們最欣賞的一類。”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賴金良教授認為,浙江民企頻頻現身各類慈善事業已不是新鮮事。雖然不少富商的慈善行為往往與企業形象宣傳、樹立良好口碑捆綁在一起,但不可否認,浙商群體中的一部分,對慈善事業的態度已由純粹功利性正漸漸演變成商人自身的一種社會責任。
據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