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薩爾”號稱既能打軍艦又能打飛機。

“流星-2”是美軍最為頭痛的伊朗導彈之一
據稱“勝利-3”的射程可以覆蓋美以的中東基地
伊朗護核軍演最讓人關注的莫過于兩種新式隱形導彈——“勝利-3”和“科薩爾”。雖然這兩種武器的神秘面紗尚未完全揭開,但導彈無疑是伊朗手中最有利的反擊武器。伊拉克戰爭讓人們見識了薩達姆軍隊的脆弱,而伊朗三軍的實力、武器的現代化決非伊拉克能比,特別是伊朗的現役導彈堪稱王牌,僅僅1500枚的基數就足以讓對手望而生畏。本版撰文
章河
經歷了兩伊戰爭以及來自前蘇聯和美國的威脅,伊朗意識到沒有現代武器裝備將無法保證國家的安全,但研制先進戰機、艦船需要龐大的工業基礎,伊朗因此優先發展本國導彈工業。目前,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現役彈道導彈總數1500多枚,并具備中遠程打擊能力,成為名副其實威懾美以的“殺手锏”。這也是“勝利-3”軍演中率先亮相的原因。
“勝利-3”需慎重評估
“勝利-3”能夠躲避雷達跟蹤,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可避開攔截導彈,同時具備精確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超過伊朗現有“流星-3”2000公里的射程,有能力覆蓋以色列以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美以專家雖也質疑這些宣傳性能,但伊朗導彈工業的實力讓他們不得不慎重判斷。
近年來連續試射新型導彈的動作表明,伊朗的導彈研制和生產正迅速崛起。上個世紀60年代,得益于冷戰中的美國急切拉攏盟友,伊朗購得大批美制導彈,逐步具備了導彈修理能力。兩伊戰爭后期,由于遭到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的攻擊,伊朗開始研制和生產戰術彈道導彈。1985年,伊朗獲得了第一批“飛毛腿”,并于兩伊戰爭后,在這些導彈基礎上,研制出了射程分別為300和500公里的“流星-1”和“流星-2”,造就了大名鼎鼎的“流星”系列。目前伊朗在導彈仿造和自研方面積聚了相當實力,擁有一個設計中心、兩個火箭和導彈總裝廠。在這些導彈中,最具威懾力的當屬“流星”、“飛毛腿”、“征服者”以及剛試射成功的“科薩爾”,它們各有特點,可應對不同威脅。
“流星-3”打得遠
“流星-3”的研制始于1993年,1998年7月點火升空,同年9月就出現在德黑蘭閱兵式上,導彈上寫著“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消失”、“美國將愛莫能助”的字樣,表明這種導彈的針對性。2002年,“流星-3”第4次試射成功后,伊朗決定批量生產至少150枚,軍隊于2003年開始正式裝備。
“流星-3”長16米,最初的能力就可將重達1噸的彈頭發射至1100公里之外的地方,這個射程已經足以打擊以色列和駐扎在海灣地區的所有美軍目標,如果減輕彈頭的重量,它的射程甚至可以達到1680公里,但打擊精度可能差強人意,據說誤差足有3000米。不過,改進“流星-3”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
2004年,伊朗試射“流星-3”改進型,據稱導彈的射程延長到2000公里,這一射程足以打擊歐洲中部,而誤差范圍不超過1米。目前,“流星-3”的固體燃料發動機也已試制成功。西方軍事專家認為,掌握固體燃料發動機技術意味著伊朗導彈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導彈不但可存放數年,還將更加機動靈活,更便于快速部署和發射。
美國和以色列曾針對“流星-3”共同研發出“箭”式反導系統,但據說在模擬攔截中并未達到預期效果,這意味著兩國軍事目標在面臨“流星-3”來襲時,將失去有效的應對手段。
“科薩爾”是航母殺手
如果說“勝利-3”和“流星-3”都更注重于打擊中遠程大型目標,例如軍事基地等,而讓美軍更為擔心的則是“科薩爾”隱形岸艦導彈。該導彈射程據說達500公里,可以躲過雷達監測,專門對付艦隊、航母和戰略轟炸機。
有關這種導彈研制的消息于2004年就有傳出,但均是只聞其聲,沒想到這么快就亮相。西方軍事專家認為,“科薩爾”是專門針對波斯灣和阿曼海的地理特點設計的,它采用圖像導航和雷達導航兩種模式,能在失去鎖定目標或飛過目標艦只的情況下,實施重新攻擊,具有很高的命中率。
一般來說,反艦導彈要隱身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貼地或掠海飛行,從而避開雷達探測,實現隱形。而伊朗也早已掌握了這種讓導彈貼地飛行的能力。2004年,伊朗曾研制出具備掠海飛行能力的“閃電”導彈,這種導彈使用液體燃料,最大射程為360公里,攻擊準確率達到80%,可有效對付在波斯灣活動的美國大型軍艦和航母。因此,“科薩爾”的隱身能力沒什么可懷疑的,它幾乎不可能被及時發現并遭到反擊。
美軍情報還顯示,一枚“科薩爾”就能炸平近兩個足球場大的區域。他們判斷,如果被兩枚“科薩爾”命中,足以讓美國航母徹底喪失戰斗力!翱扑_爾”另一個本領是可發現并引導彈頭摧毀小型目標,可攻擊美軍F-117和B-2隱形飛機和其它高機動性目標,同時具有很高的反導彈能力。從作戰性能來看,“科薩爾”已很接近美軍的“戰斧”。
“征服者”打得準
伊朗另一導彈利器是被稱為三色旗的守護神的“征服者”地對地中短程導彈,又名“法特赫”-110,該導彈使用固體燃料,射程約200公里。發展這種導彈的計劃始于1997年,并于2001年5月成功試射。該型導彈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自動尋找目標的精度高,被稱為“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
“飛毛腿”數量多
作為新研制出的導彈系列,“流星-3”和“征服者”裝備軍隊的數量還不夠,如果戰爭真的發生,還要依靠數量龐大的“飛毛腿”系列導彈。伊朗裝備的“飛毛腿”B、C型,其實就是常說的“流星-1”和“流星-2”。目前,伊朗裝備“飛毛腿”B型300多枚、C型60多枚,前者射程325公里,后者550公里,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
“飛毛腿”B近程戰術地對地導彈目前是伊朗導彈部隊的核心,彈頭重約1000千克,通常部署在八輪發射車上機動。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陸續引進“飛毛腿”C型,這些導彈要比B型先進得多,射程接近500公里,彈頭裝有700千克高爆炸藥,精度高,可靠性好。無論攜帶何種彈頭,射程均足以覆蓋波斯灣南岸地區及伊拉克所有居住區,還可打擊阿富汗西部。
利箭 “道爾” 加強防空
除了擁有強大的導彈攻擊能力,伊朗也積極增強導彈防空能力,從俄羅斯購買多種性能優良的防空導彈。俄已同伊朗簽署了29套“道爾”-M1防空導彈的軍售合同,另外有消息稱,俄還將售伊“伯朝拉”-2A防空導彈。
“伯朝拉”-2A是在俄著名的出口型S-125防空系統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的,1999年,南聯盟軍隊甚至利用S-125系統擊落了美軍的F-117隱形戰機。與S-125相比,“伯朝拉”-2A的射界更廣、命中率更高、抗干擾能力更強。而“道爾”則是一種全天候、機動式、單車自動化野戰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它可在低空、超低空和近程區域內攔截多種非隱形與隱形空襲目標,主要用于保護陸地作戰部隊和一些重要目標免遭敵人空襲。
目前,伊朗已經建成了以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為基礎的多層次攻擊和防衛系統,并在不斷完善。一旦發生軍事沖突,這些導彈應能保障摧毀敵方部署在整個波斯灣地區的水面艦艇和岸防目標。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