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呂劍波 駐京記者
厲苒苒) 半個月內,一封外企秘書向頂頭上司“發飆”的電子郵件,通過多次轉發,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城市白領中廣泛傳閱。包括微軟、惠普、諾基亞、霍尼韋爾、通用、普華永道、三星等眾多知名外企在內的許多職員閱讀了這封郵件后,添上自己的評論,再轉發給下一個讀者。
“雪球”越滾越大,“原始信件”以及層層轉發的“附帶信息”,十多張A4紙也打印不完。
總裁指責,秘書反擊
4月7日晚上,EMC(全球網絡信息存儲領導廠商之一,總部設在美國)中國區總裁回辦公室取東西。到門口才發現自己沒帶鑰匙,而此時他的秘書已經下班。氣呼呼的他在第二天凌晨1時13分給秘書發了一封措辭非常嚴厲且語氣相當不客氣的“譴責信”,這封信就成了后來一系列轉發郵件的最初文本。
信的全文如下(原文為英文):
瑞貝卡(秘書的英文名),這個禮拜二我剛告訴你,想東西、做事情不要想當然,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鎖在門外,我要的東西都還在辦公室里。問題就在于你以為我隨身帶了鑰匙。從現在起,無論是午餐時段還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務的每一名經理都確認無事后才能離開辦公室,明白了嗎?
這位總裁并不只把這封信發給了秘書一人,還同時抄送給了公司的4位同事。
2天后,秘書用中文給總裁回信,語氣之強硬,措詞之嚴厲,絲毫不輸來信。在這封“發飆信”中,她聲明了6點意見,大意為:鎖門是為了安全;總裁有鑰匙忘帶是自己不對,不要把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的身上;中午和晚上下班后是私人時間,總裁無權干涉;雖是上下級關系,但請總裁說話注意語氣。
秘書把這封信連同總裁的原信抄送給了EMC中國區的所有員工,包括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地。
郵件目前仍在轉發
雖然我們很難確定這封信是從哪里被傳到其他公司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瑞貝卡的這次大規模抄送直接導致了這封信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內被無數次轉發。
記者收到的轉發郵件已經包含了不下20多次的轉發信息,一些轉發者還在郵件內留下評語,如“厲害”“真牛”等。
仔細觀察每次轉發的郵件地址,記者發現,這封“發飆信”的一條傳播路徑大致為:EMC-微軟-MIC-惠普-霍尼韋爾-湯普生-聯想-諾基亞-三星-普華永道……可以看出,一開始的時候這封信還只是在一些電子相關行業內傳播,但后來便越傳越廣了。
“北京那邊很多白領都看過這封信了。”從事公關行業的杜小姐告訴記者,“什么行業的都有,像我們公司,基本上每個人都收到了。”
在贊嘆秘書“勇敢之舉”的同時,大家也都議論紛紛:“這個秘書肯定不想在那里干了。要不就是她之前已經受了太多的氣了。”
杜小姐的分析則顯得冷靜:“我覺得這個秘書的行為還有欠考慮的地方,并不是一定要臉紅脖子粗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用。”
直到現在,這封郵件仍然在網上不斷地傳播著。
秘書“蒸發”,公司裝傻
為了弄清楚事情結果,記者開始尋找這名“勇敢的秘書”。
本以為找到她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轉發的郵件上,寫有包括其老板在內的所有人的郵箱地址。記者幾次向這名秘書表達采訪意愿,可發出去的郵件沒有任何回音。
記者轉而在網下尋找。根據郵件反映的信息,那名“慘遭修理”的上司是EMC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陸先生(LokeSoonChoo),統管EMC在中國的所有運營業務。據悉,陸先生擁有新加坡大學工商管理學位,是名資深的IT專業人士,曾任職于IBM、西門子、甲骨文公司。瑞貝卡是其高級秘書。
可當記者以找瑞貝卡的名義致電該公司時,卻被告知“暫時無法轉接”。而在網上詢問中,EMC公司其他員工也對這件事表示不知情,“只是收到過郵件”。
瑞貝卡似乎“蒸發”了。
【專家觀點】
互聯網有兩個效應淹沒人和造就人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認為,這個事件大致涉及到兩個問題。首先,與公司的工作模式、規章制度有關。如果公司內部一向有規定:秘書要確認經理沒事了才能鎖門,那么此事錯在秘書;反之,如果沒有,那么錯在經理。
現實中,經理的聲譽價值遠遠大于秘書,秘書名聲壞了,最多換個公司換個行當,經理卻沒這么容易。于是,“聰明”的秘書采取了“以牙還牙”的方式,你抄送4個人,我就抄送40個、400個,借用互聯網對你造成更大的打擊。
這樣就涉及了利用互聯網傳播的問題。作為一種技術手段,互聯網的作用和力量是難以估計的。
互聯網有兩個效應:淹沒人和造就人。造就人需要兩個條件:特殊品質和共鳴基礎。如果你比芙蓉姐姐更自戀,比胡戈更搞笑,比這個秘書更義正辭嚴,就有網上成名的可能。還有一個要素就是這種品質或情緒需要大量的人來響應。在這個事件中,秘書的郵件流行起來就是基于這樣的基礎:上司恃強凌弱,讓員工無法忍受。一封電子郵件就是在這種廣泛的情緒中獲得了無窮大的力量。
【焦點關注】
太較真要吃虧
記者通過轉發的郵件中的地址給其中30人發出了郵件,了解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截至昨晚,共有12人回復。
問題1 你對信中那個秘書和總裁的言辭有何看法?
“秘書說得有道理,但眾所周知,目前職場的規則,和上司過不去是沒有好報的。所以對于上司的決定,哪怕是錯的,只要不是很離譜,也會去執行;少數認真的人可能會提醒一下上司,但不會太頂真和執著。”
“秘書的言辭很強勢,總裁的言辭很勢利,以身份來壓人。”
問題2 秘書在信中提出“私人時間”等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應該提倡‘私人時間’,但問題是——不是打工的說了算,是上司說了算。如果上司要我做事(在私人時間)我不干,雖然不能拿我怎么樣,但以后升職加薪,會有我的份么?”
“在外企的架構中,秘書是個比較復雜的角色,很容易導致私人時間被上司占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料想該秘書平時也受了不少不該有的指責,才會有今日之舉。”
問題3 這封信被廣泛轉發,你的看法是什么?
“上司在批評人的時候,將信轉發給不少人;我覺得秘書沒必要把事態擴大,弄得滿城風雨對誰都沒有好處。她的道理都是對的,但她擴大轉發人員范圍是錯誤的,影響惡劣!”
“這是‘弱勢’群體在支持這個秘書的做法。”
“可能大家都有共鳴吧!”
問題4 你認為信中的那個秘書會否被辭退?
“有可能。如果被辭退,只能說明那位總裁心眼太小;如果我是總裁,不會因此而解雇她。但另一方面,我也不會招聘這樣的人。”
“我并不擔心那個秘書是否會被辭退。從她的言辭來看,即使被炒,她也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