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特別報道 > 正文  
 
每年百名大學生進精神病院 四成學子有心理障礙

青島新聞網  2007-01-10 08:14:18 信息時報

 

    

導致當代社會大學生心理疾病的誘因中,外界刺激導致的心理壓力已排到首位

  

  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進行心理咨詢的大學生

  

  廣州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專家稱,剛剛發病的精神病患者經過1~3個月就可出院

  調查

  一項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有心理問題。在廣東高校中,如果算上郁悶、焦慮等輕微癥狀則高達40%。

  在廣東高校中,一所高校幾乎每年都有3~5名大學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療。而包括跳樓等行為在內的大學生自殺現象,更是讓高校防不勝防。

  廣州市芳村明心路,著名的廣州市精神病院就坐落在這里。每天,這里吵鬧聲、狂叫聲不絕于耳。病區的大門上常常掛著一把大鎖,沒有特別申請,任何人都難以跨越這道門檻。這里的醫生隨時都要提防著不被病人的意外舉動弄傷。在這里,住著一群原本應該在校園里求學的大學生。

  來自廣州市精神病院統計數據顯示:社會人群中有心理疾病的患病群體高達10%,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中則比例更高,普遍在20%~30%左右。在這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中,上升到精神分裂現象的精神病大學生患者則在1%左右。廣州市精神病院(廣州市腦科醫院)心理康復科副主任徐文軍、副主任醫師郭揚波告訴記者,近年來,大學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在該院每年收治的1500余病人中,大約有100名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大多數學生來自廣州各大高校。

  休學治病沒了自信 單戀失敗性情大變

  吳勇(化名),今年22歲,曾經是一名令人羨慕的優秀大學生。如今,卻成了廣州市精神病院的一名在冊病人,病歷上“精神分裂癥”幾個大字清晰可見。

  第一次打擊:休學治病

  2003年廣東湛江考區,吳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州某著名高校。入學前一天,村里特意為他舉行歡送會,那一天,他成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驕傲。進入大學,聰明好學的吳勇依然引人注目:成績優異、性情活躍使他很快成為校學生團體的“小頭頭”,也由此贏得大多數學生的尊重,特別是一些女孩子,把他當成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大一才剛剛開始了一個學期,一天,正在上課的吳勇突然感到一陣巨痛,之后就被送入醫院。當醫生的診斷書上“大三陽”三個字躍入眼簾的一刻,吳勇整個人驚呆了。按照規定,吳勇是要被退學的。但出于同情,學校還是允許他休學一年回家治病。

  2004年,治療后的吳勇重新回到大學課堂,但坐在他身邊的卻是一群陌生的師弟師妹?吹皆洺ο嗵幍耐g學友已經快樂地開始大二的生活,一向自傲的吳勇頓時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之后,吳勇整個人也和生病前的他判若兩人。吳勇的摯友小艾這樣形容當時的他:“高中時的輝煌、曾經的理想均成為過去,這讓吳勇很不是滋味,以前樂觀灑脫的性情蕩然無存,經常變得沉默不語”。

  第二次打擊:追女失敗

  就在這時,同年級的一名女生走進了吳勇的視野,“女孩是廣州人,清純美麗,是班里很多男生追求的對象”小艾說。于是吳勇很快向其展開情感攻勢,沒想到第一次就遭到了拒絕。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獻花、送電影票,跟蹤求愛”,所有可以討女生歡心的方式,吳勇都用上了,卻依然不能打動芳心。小艾說,一次次的遭拒,令吳勇氣急敗壞,有一次他居然跟蹤到了女生的家里,但被女生的父親毫不客氣地趕出大門。追求不成加上身體不好,吳勇的心情日漸郁悶。這件事后,吳勇整個人都變得“內向抑郁,從來沒有見他笑過!”性情也是時好時壞,暴躁時,他會跟同學大喊大叫。

  終于有一天,吳勇不得不走進了學校的心理治療室。小艾回憶當時的情景:“那一天,正在睡夢中,吳勇突然敲響我宿舍的門,接著就和我擠到同一張床上,他說,他不愿再回宿舍住了,心里很煩,想讓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后來才知道,他和宿舍里的同學大吵了一架,被趕出了宿舍。原因是他身體不好睡得早,而宿舍的同學習慣晚睡大聲說話引起他的暴怒。接下來,吳勇的情況越來越糟,各種各樣怪異的話也從他的口中傳出:“你為什么對著我呼氣,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我知道你們在想什么?你們在密謀害我!”聽到這些話,身邊同學唯恐避之不及。

  爆發:怪異言語嚇壞同學

  學校的老師很快知道了情況,把他帶到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讓人吃驚:“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眳怯潞芸毂凰瓦M了廣州市精神病院。小艾說,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相信我最要好的朋友真的得上了精神病,我想至多是一種抑郁病,甚至連老師也推斷他可能精神方面出現問題時,我還是不相信,我以為是大家不了解他?墒,那一天,他突然惡狠狠地對我說:“我知道你現在想什么,你在用特異功能告訴我媽,讓她來送我進精神病院!”他看我的目光中充滿了仇恨,讓我覺得很恐怖。至此,我才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

  由于送進精神病院必須征得家人的同意,學校很快聯系了吳勇的父母。見到兒子的一刻,吳勇的母親——這個鄉下婦女悲傷得說不出話來。曾經那么上進聰明的兒子怎么會變成這樣?家里一貧如洗的生活又怎么有能力去治好孩子的?

  值得慶幸的是,在學校和醫生的配合下,吳勇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今在醫院治療的他恢復得很快。

  反鎖房內床頭藏砍刀 不肯上學與父母為敵

  中山大學學生小何的發病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小何,高大、英俊,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優越的家庭環境,知識分子家庭獨特的教育方式,令身為教授的父母怎么也不會想到,如此苦心培育了十余年的龍子會成了常人眼中的“瘋子”。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怎么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一向懂事聽話的兒子突然把自己整日反鎖在家中,怎么呼喚也不出來。夜半時分,父母伏窗而看,竟吃驚地看到兒子在床頭放著一把砍柴刀。在母親絕望的呼喚下,兒子竟然喊出“我不是你們親生的,你們是要來害我的……”這樣不可思議的話。

  實在沒有辦法,父母只好來到廣州市精神病院請心理醫生上門看病。但就在此刻,他們也只是希望借助醫生的幫助讓兒子乖乖打開房門,根本不愿相信自己的寶貝兒子會是狂躁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據醫生回憶,小何當時把父母看作敵人一樣,他還把一把砍柴刀放在床頭,閉門不出,警覺性特別強,反抗自衛意識也很強。他把自己關在家里幾個月,不肯上學!昂迷谒麤]有做出什么過激的行動,不然在這種混亂意識的支配下,殺害父母的血案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最終,經過醫生的多次勸說,父母才強制讓小何住進了醫院。

  到醫院接受治療后,醫生不敢告訴他這是精神病院,只是說身體不好,找個地方讓他休養一下。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小何很快就好轉了。小何的主治醫生郭醫生告訴記者,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們十分詫異,身為教授的父母怎么會如此不相信科學的診斷?她們始終以為是“自己照顧他不夠好”才讓兒子得了病。但其實這是其內部因素引起的,應該是基因方面的問題。

  醫生還表示,小何的父母當初表現得比較平淡,不相信兒子是生病的,等了幾個月才來看病,而且還矛盾很多,害怕住院給孩子的將來帶來不好的影響……這樣無疑耽誤了病情。

  和好友愛上同一男生 抑郁成瘋總怕被人殺

  廣州市精神病院(廣州市腦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徐文軍告訴記者,很多大學生剛剛送進來時,都會處于發病狀態,有的孩子受到病情激發,意識混亂,帶有很強的攻擊性,給身邊的人帶來極大的危險性。因此,當病人送入時,對于病情處于嚴重興奮狀態的孩子,醫院規定必須單獨呆一間房內,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進入普通病房。在這些病房中,通常有護士和護工人員一天24小時守候著……

  華南農業大學學生小玲就是這樣的典型。小玲,廣東東莞人,父親是一名國家干部。初來報到時,醫生怎么也無法相信,如此文靜甜美的女孩會患上精神病。平靜中的她沒有任何過激的狀態,然而,在進入診室不久,那種強烈的攻擊性就讓人感到后怕。

  “你們要害我!我不吃藥!”“有人給我飯里下了毒!”“你敢害我,我先殺了你!”一連串恐怖的話語從小玲的口中傳出。看著女兒語無倫次的樣子,小玲的父親忍不住流下了淚!拔业呐畠喊,你究竟怎么了?”父親痛徹心扉的哭聲響徹了醫院……

  醫生最終診斷小玲的“被害妄想癥”,是受到一些刺激而誘發的。小玲在學校里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女伴,兩人同吃同住形影不離,因為是一個宿舍,兩人無話不談幾乎沒有什么個人秘密。但有一天在聊天中,小玲知道她的這個女伴戀愛了,最要命的是,她們兩人同時喜歡同一個男生。

  那一晚的談話之后,兩個原本無話不說的女伴開始出現了微妙的情感變化,彼此間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小玲也因此變得情緒沮喪,心情憂郁,后來更發展到兩人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在這種整日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壓力下,小玲變得天天胡思亂想,最后干脆不上課,不自習,學習成績也是一路滑坡。惡性循環下,小玲感覺生活力不從心,最終就變成了這樣。

  最初害病時,小玲總覺得同學要害他,在飯堂吃飯也會懷疑飯有毒。同學發現她的行為異常,向老師報告,于是老師把她送進醫院。到醫院后,小玲不愿意吃藥,也不配合治療,醫生多次勸說,跟她講解治病的重要性,說明不進行身體檢查的危害性等,才讓她得以接受治療。因為是大學生,素質高,僅過了一個多月,小玲病情就逐漸恢復。但沒想到,出院回校后,她又自己私下停止用藥,導致病情復發。如今她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接受治療。現在醫生給他治病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她能恢復社會功能,繼續上學。

  記者看到,因為是復發病人,醫院對小玲的探房十分警惕。每周,小玲的父母會在醫生的允許下入院探望她一次,還必須是在她心情平靜的時候。 

  記者探訪 小玲在醫院里的一天

  7:10 起床

  7:25左右 在管理人員的帶領下領取早餐。乘早餐的盆是鋼的、扁扁的,玻璃器皿或是水果刀等尖銳的帶有傷害性的物品在這里是看不到的。

  8:00 見醫生,接受醫生查房。

  10:00~11:30 接受工娛治療(工作和娛樂治療),畫畫、聽音樂或是跳舞。她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有時候醫生會允許她整理內務。這里有的病人還要接受物理治療,電磁療等,但小玲是不需要的,因為她的反應期已經過去了。

  11:30~12:00 午飯

  12:30~14:30 午休

  14:30~17:00 家屬探視時間。沒有家人探視時,小玲可以打乒乓,看電視,看書,寫東西。

  17:00~21:00 吃晚飯,然后看電視。

  21:00 上床睡覺(精神病人需要大量穩定的睡眠休息,以保持思維清醒。)

  大學生喊“郁悶” 情情愛愛不是主因

  采訪中,高校的老師們還講述了諸多駭人聽聞的狀況:父親遇車禍險喪命,大學生因此出現精神障礙,最后發展到半夜在校內不斷跑樓梯;自小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女大學生竟揚言“死是一種歡樂”……這些由嚴重的心理問題發展成的精神障礙問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廣東高校中……而近一年來,高校內頻頻出現的大學生跳樓現象,更是讓高校防不勝防……為什么如此多的大學生患上心理疾?帶著問題記者尋找了有關專家求解。

  廣州市精神病院心理康復科副主任徐文軍

  大多患者因為“環境刺激”

  徐文軍告訴記者,在送入醫院的精神病大學生中,有的是先天性的遺傳基因導致精神病,但這樣的學生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大多數學生還是因為“環境刺激”這樣的外部因素促動的,他們以大學一年級和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居多。這是因為,大一的孩子剛剛背井離鄉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加上學業壓力大,容易引起心理波動。大四的學生面臨學習、就業和情感多重壓力,也是易發的原因之一。

  廣東省教育廳有關人士

  毗鄰港澳思潮易多元化

  該人士指出,廣東毗鄰港澳,大學生面臨著大量多元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這既有利于大學生樹立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同時也對大學生的經濟、就業、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心理影響,使得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迷茫、焦慮、自卑、苦惱、憂郁、嫉妒、逆反、甚至輕生意念等心理素質欠佳的問題。

  廣東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許國彬、李幸民

  學生的壓力可能來自父母

  兩名專家均向記者證實,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最大原因是大學生受到就業競爭、人際關系、情感牽絆等各種壓力,最終出現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有些不健康心理,矯正起來至少長達二三年時間。導致當代社會大學生心理疾病的誘因中,外界刺激導致的心理壓力排第一位,包括就業、經濟、學業各個方面;由于人際關系處理失當造成的心理失衡排第二位;而情感因素則由數十年前的第一位降到了第三位。而且,由于心理疾病的隱定性和積累性,它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此導致不少本可避免的悲劇。例如在心理咨詢工作未開展之前,某高校出現過在一個月內、同一教學樓中連續發生兩起學生跳樓事件。

  “學生的壓力甚至可能來自父母,”由于計劃生育,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寄予了太大的期望,這種過分的愛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而在中國,心理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服務人員的數量與質量都不足。海外則普遍設有心理咨詢中心,由專業人士經過培訓并通過考試獲得執照后擔任心理治療師。在港臺地區,每1000人就配備有1名專職心理人員。

  措施 成立專門機構輔導學生心理

  對于大學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曾經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做好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并指出,高校要面向全體大學生,做好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通過個別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書信咨詢、班級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形式,為大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要做好新生、應屆畢業生、家庭貧困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學生、失戀學生、違紀學生、言行異常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發現存在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轉介到專業衛生機構進行治療。

  為了將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狀況減少到最低程度,在原有系列工作的基礎上,廣東省教育廳近日成立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專家建議

  高校有必要設立咨詢中心

  廣州市精神病院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郭揚波

  “很多學生送來時已經很嚴重了,這讓我們覺得憂心!”在記者采訪中,精神病院的醫生們不無遺憾地指出,很多學生在學校時就已經有幻想、胡言亂語等明顯的精神分裂的狀況了,但沒有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以至于他們反復發作多次,才被送入醫院,這時已經太晚了。

  據郭揚波介紹,一般剛剛發病的精神病患者從入院起,大約通過1~3個月的治療就可以康復出院,很多大學生能夠如愿重返校園,開始新的生活。但如果是反復發作的精神病患者則需要長達半年時間的治療。更可怕的是,有的病人一但轉入慢性病,則可能要終生服藥,一但停藥隨時有復發的可能,對患者自身和家庭成員帶來極大的傷害。

  郭博士認為,高校有必要設立心理咨詢中心。他認為現在高校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卻忽視了人格培養。他強調,心理咨詢是以個人自身的完美感、幸福感為目標,讓內心達到最大的幸福,它是以個人為中心的,不同于以集體主義為指導的政治。心理咨詢者與被咨詢者之間,要互相信任、毫無保留,而且是不成利害關系的。他同時指出,大學生應該提倡快樂生活的理念,這樣有利于好的心理的形成。

  有了寬容,就有了幸福

  廣州精神病院心理咨詢門診副主任醫師徐文軍

  一旦心中出現郁悶、焦慮等癥狀要及時傾吐,或上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傾聽專家的意見,千萬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鉆牛角尖。

  性格孤僻內向的學生可以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交友圈子,多聽朋友老師的建議。

  要注重培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態。

  要自信,充分認識自己,愉悅地接納自己;要有毅力,“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到的,咬牙挺住就是一切”;

  要豁達,有了寬容,就有了幸福;

  學會自我調節,在失意與困惑時不過分壓抑自己,懂得適當地宣泄自己的情緒。

  補上“苦難教育”的人生大課

  廣州地區大學生患心理疾病的比率超過20%,讓人感到吃驚。然而據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一項立法調研,北京大學生患抑郁癥的高達23.66%,超過10萬之眾。“大學病夫”如此之多,令人扼腕嘆息。

  有人把原因歸咎于“學費昂貴”、“考試壓力”和“就業困難”,這都沒錯。然而,為什么沒進大學、智商沒那么高的其他同齡群體,患精神病的比例反而要低許多?這折射出現時不少大學生的情商嚴重不足,缺乏“苦難”的教育和實踐,應是個重要原因。

  精英思想與市場現實,是裹夾大學生的兩堵高墻。因被捧為精英,外界的定位以及他們的自我期望,都處于一個較高的心理估值,對人生艱辛的認識和實踐準備,因此而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書本化教育和市場競爭的現實,又使他們難以獲得進入社會所必須的承受、通融能力,讀書、就業和交際上遇到的困難讓他們措手不及,薄弱的心理防線一旦突破,種種精神病患便隨之而來。

  相比之下,沒能進入大學的學生,人生的期望值會低一些,吃苦的準備也會足一些,面對逆境多能堅持堅忍、苦拼的態度。我想這是不少用人單位,寧收中專中技生而不要大學生的主要原因。就業難嗎?大學生如果愿到小城鎮的基層工作,三五年后“世界”就是他的了,然而他們偏偏吃不了這樣的苦。

  只有“成功教育”而沒有苦難教育,這是時代的浮躁;這種浮躁在市場經濟中發酵,成了精神病的病毒。當中,有多少東西值得反思。 (專題策劃 吳斌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薛冰 實習生 湯靜賢 專題攝影 記者 蕭嘉寧 朱元斌 巢曉)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相關鏈接:
 
下一篇:
 
今年首趟學生專列19日發車 35萬學生票加緊印制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 陽光百貨“春蕾行動”網上拍賣
· 第八屆國際酒店用品及設備展覽會
· 新托福(New Toefl iBT)寒假招生
· 85901717《尚可美食熱線》已開通
· 奧運超五星級酒店整體裝修海爾總包
· 十月成才 高薪就業
· 揭開人類衰老之謎 北京人爭喝神源
·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班招生
· 參加DV秀獎勵大學學費
· 島城最大的外語培訓基地—賽思
· 聯通雙網雙待手機新鮮上市
· 沃爾得英語春節之前免費學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實用信息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溆浦县| 高尔夫| 平安县| 馆陶县| 渭南市| 乡宁县| 额敏县| 罗平县| 福贡县| 常熟市| 阜新| 梁河县| 石泉县| 保山市| 高阳县| 永丰县| 吴堡县| 临漳县| 石嘴山市| 炎陵县| 阳江市| 德化县| 岚皋县| 吉木乃县| 广德县| 依安县| 忻州市| 延川县| 巨鹿县| 博白县| 潜山县| 孟村| 枣强县| 基隆市| 恩平市| 德钦县| 东台市| 商南县| 都昌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