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揮刀怒砍偷車賊,追出300多米將其抓獲,自己因此被刑拘;他讓西安去年的下半年轟轟烈烈,在網上被追捧為“關中刀客”,并因此被評為2006《華商報》年度頭版人物,還受邀做
客網站。
一個“正義的錯誤行為”緣何被熱捧?專家認為它折射的是城市安全的問題,政府應考慮嘗試吸收民間力量維護社會治安的制度性建設。
[事件]
河南漢子“熱鬧”西安
他揮刀怒砍偷車賊,追出300多米將其抓獲,自己因此被刑拘;他讓西安去年的下半年轟轟烈烈,在網上被追捧為“關中刀客”,并因此被評為2006《華商報》年度頭版人物,還受邀做客網站。
他就是在西安創業的河南漢子鄭衛東,說起他的故事就像一部電影。
1月16日下午6時30分,西安市尚樸路南長巷大眾刀削面館。店面不大,8張餐桌一放,轉身就有些困難了。
老板鄭衛東正埋頭看著一份報紙。看到有人進來,他抬起頭,滿面笑容地招呼:“吃面?坐坐坐。”
土黃色棉襖,藍色牛仔褲,斜挎黑色皮包,說話時頭微微向斜上方揚起,與普通人相差無幾,這就是鄭衛東給人的印象。
“1992年或1993年來西安的吧,我也記不太清了。”鄭衛東說,他們賣過菜,賣過水果,但一直沒有賺到什么錢。直到6年前開了這家飯館,一家人的生活才漸漸有了起色,隨后又開了一家炒菜館。
三個子女一個在老家上學,兩個小的跟在身邊。每天夫妻倆分別在兩個店里照看,下午魏蘭花回家照看孩子、收拾家務。
一次“砍賊事件”,改變了這個河南漢子的生活,也讓他飽受爭議。
[回放]
拎刀追砍偷車賊300余米
2006年8月8日,鄭衛東到西安市文藝路臨時勞務市場招工,發現五六名男子正要把一輛電動自行車偷走。
“7月份我在那兒丟過一輛電動車,可以說我對偷車賊恨之入骨,當時我火冒三丈。”鄭衛東說。
鄭衛東沖出人群,拉住偷車的男子,兩人廝打在一起。
小偷同伙紛紛圍上來,鄭衛東便抽出一把菜刀,揮向偷車賊劉某。
見刀砍下來,驚慌失措的劉某舉起胳膊攔擋。
據劉某回憶,在勞務市場大門口,他挨了三刀:第一刀砍在左上肢,第二刀掄在左頸部,背部還有一道20厘米長的傷口。招架不住的他撇下贓車,拔腿就逃,剛跑了20多米,一刀又砍在其頭上。劉某沿著環城南路南側忍痛向西逃,鄭衛東緊追不放。
跑出300多米,劉某打算橫穿馬路,但車流擋住去路。此時,已經追來的鄭衛東將車賊拉倒,并將其拖到路邊。難掩怒氣的鄭衛東在奄奄一息的劉某胳膊上又添一刀,腿上踢了兩腳。
10時50分許,110民警趕至現場時,鄭衛東手里握著那把滴血的刀站在偷車賊身旁。民警一聲喝令,刀隨即落地。
當天下午,鄭衛東一直被關在西安市碑林公安分局文藝路派出所。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他絲毫沒覺得自己行為有什么錯誤,仍然挺直腰板站著,說話揚著頭:“我沒錯,我不后悔!”
2006年8月9日,鄭衛東因“涉嫌故意傷人”被刑拘。
[熱議]
被追捧為“關中刀客”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西安市民的熱烈討論。西安市的幾家媒體熱線幾乎被打爆,網絡論壇跟帖無數,市民自發到鄭衛東的餐館吃飯,到看守所看望鄭衛東……
鄭衛東被關進看守所后,西安市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他的支持。
西安市南二環一家茶樓的老板,連續四五天帶著自己的員工,穿過半個城市到他的餐館吃面,有時候甚至一天兩頓都在這里吃,還發動自己的員工為鄭衛東捐了500元。還有很多人慕名而來,鄭衛東餐館的生意好了起來。
看守所附近幾個村的村民到看守所要求見見鄭衛東,并向看守所求情,希望對鄭衛東能夠從輕處理,“娃干的是好事兒啊。”一村委會主任說。
得知鄭衛東的妻子魏蘭花一人照顧不過來生意,很多在西安做生意的河南老鄉便到餐館幫忙,有些干脆停了自己的生意。
在華商網的論壇里,眾多網友力挺鄭衛東,稱他為“關中刀客”。
市民們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對“鄭義士”的支持。
[反省]
正義的錯誤行為
就在古城西安人討論鄭衛東的行為是否合適的時候,在看守所里的鄭衛東也沒閑著。
說起來,鄭衛東對小偷的痛恨早已有之。1990年12月,剛結婚的鄭衛東家里遭小偷盜竊,價值五六百元的家具被盜。鄭衛東的父親為此生氣病倒,沒幾年就去世了。從那時起,鄭衛東就發誓,如果自己遇到小偷,不管怎么樣都要把他們繩之以法。
在看守所里,管教人員發給鄭衛東一本法律知識讀本。“我學得很認真。”鄭衛東說,“現在我知道了,我的做法前半部分是見義勇為,后半部分就違法了。可以說是正義的錯誤行為。”
2006年8月22日,半個月的鐵窗生涯之后,鄭衛東因“故意傷害證據不足”被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后,鄭衛東訂了份《陜西日報》,“經常看看,學點國家政策、法律知識。”除了《陜西日報》,鄭衛東每天還買來西安當地的都市報翻閱。他最關注的,就是熱心市民抓小偷一類的報道,看看他們的做法以及他們得到的結果。
[爭論]
不砍不足以震懾小偷?
出來后,鄭衛東的鄰居紛紛鼓勵他。幾位老太太拉住鄭衛東的手:“衛東啊,別難受,這件事情做得對。”
這么多熱心的人,讓鄭衛東非常感動。前幾天,他到勞務市場轉了轉,發現那里已經沒有小偷了。“總算我還為大家做了點好事,不辜負大家對我的關心。”
也有人認為,鄭衛東的行為是錯誤的,抓小偷是警察的事情,并拿武漢市反扒聯盟成員“打死”小偷的事情作為比較。
西安市反扒聯盟一位成員“碰碰”就認為鄭衛東抓賊、砍賊是典型的報復小偷的行為。“就像不少申請加入我們聯盟的市民一樣,剛開始都熱血沸騰,就因為他們被偷躁了,想抓住個小偷,狠狠報復,我們不應該用錯誤的方式懲罰錯誤,這是惡性循環。”
雖然有反對意見,但更多人士對鄭衛東表示贊許。提起幾個月前怒砍偷車賊的鄭衛東,西安出租車司機張師傅連連點頭:“我很佩服他的勇氣。以前抓到小偷,都是大家一塊兒打,打個半死。現在不行了,都是人怕賊了。”
以前在鄭州生活,現在在西安工作的劉女士,提起小偷氣不打一處來,“我以前被偷過一部手機,小偷太可惡了。對待這種賊骨頭就該好好教訓,不然他們更猖狂。”她也承認鄭衛東的做法有點過激,但不這樣“不足以震懾壞人”。
一家通信器材店的職員張先生稱,他很敬佩鄭衛東的精神,但行為太過分了,“現在是法制社會了,小偷抓住以后有法律制裁,不能把人家砍成那樣。”
[余音]
“爸爸,別再用過激方式了”
“現在夜里經常失眠,睡不著的時候就想這個事兒。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點兒把這個取保候審給取消了。”鄭衛東說,一直擔心會給孩子帶來影響,怕別人對孩子說“你爸被關過”。這個陰影,藏在腦子里揮之不去。
從看守所出來,鄭衛東的兩家餐館也只剩一家了。妻子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把炒菜館盤了出去。
鄭衛東“出事”以后,80多歲的老母親從許昌趕來。妻子照顧老人、招呼孩子、打理餐館,還要擔心關在看守所里的他,“一個女人家操這么多的心,真難為她了。”
在這件事中,鄭衛東最愧疚的就是給家人帶來的擔心。“母親那么大年紀了,我不但不能讓她安享晚年,還讓她千里跋涉來看我。”鄭衛東低下頭。
兩個孩子很理解父親的做法,但也擔心父親。鄭衛東回家后,兩個孩子對他說:“爸爸,你以后抓賊可以,可別再用這種過激的方式了。”
“不管做什么,都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不能蠻干。”鄭衛東說。
現在的鄭衛東,把見義勇為和配合人民警察看得非常重,說不了幾句話就要強調一次。“現在看到小偷,我還是會去抓。只不過會采用一種合法的手段。能抓就抓,超過自己的能力,就要配合警察。”
[深思]
折射城市安全之痛
如“碰碰”所說,在見義勇為的時候也要有個限度,一定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事,“鄭衛東在這一點上把握不當,因為我們是在法制的社會中,如果每個人遇到賊都像他那樣去砍,我們就會離法制社會越來越遠。”
鄭衛東自己也承認,自己的行為屬于正義的錯誤行為,存在不合法的地方。但是鄭衛東在西安的支持者遠多于他的反對者。
幾個月前,武漢市反扒聯盟成員涉嫌打死小偷也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贊許。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法學研究者張西安認為,從法律理性出發,鄭衛東持刀砍賊的行為屬于“以暴制暴”的私力救濟行為,早已為法律所禁止。但是,這種明顯違法行為在公眾中引發的同情,足以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和認真反思。國家機關應該以此為鑒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公力救濟手段,也可以嘗試吸收民間力量維護社會治安的制度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