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寒意未消,膠南市第一季度經濟運行卻生機盎然。第一季度,膠南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1.37億元,同比增長6.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7億元,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82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410元,分別增長9.5%和7.4%。 ????膠南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來自于“用長勁、跑長跑”的長遠規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膠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 ????八大平臺助推長遠發展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膠南深刻認識到,膠南的優勢和特點就是港口,要發展,必須融入大青島發展的格局中,搶抓青島經濟重心西移和“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膠南逐步謀劃建設了臨港經濟開發區、董家口港區、大學科研區、靈山衛組團、靈山灣旅游度假區、經濟開發區、國防基地、瑯琊臺省級旅游度假區八大產業平臺。 ????董家口港區規劃啟動后,2007年納入青島市的工作平臺,2009年3月1日港區總體規劃正式通過交通運輸部和省政府批復。董家口港區的建設,將突破青島市港口百年膠州灣內發展的歷史,對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青島臨港經濟開發區自2003年設立,如今已累計入園企業143家,總投資142億元,其中過千萬美元的大項目33家,入園納稅企業達到76家,2008年工業總產值達81.6億元。 ????靈山灣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中,膠南有關方在曾考慮將水城項目建設所需3000畝土地交給開發商開發,一次性回收投資30個億。經過充分論證,膠南否決了這一方案。經過重新設計優化,3000畝土地中建筑物只占1000畝。目前已簽約的酒店有8家,其中5家將在今年開工建設,2010年將陸續投入使用。 ????大學園區開發建設中,青島港灣學院已建成投入使用,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年內將開工建設,整個大學園區將形成4至5萬人規模的高教區。 ????與董家口港區建設、臨港經濟開發區、靈山灣旅游度假區和大學園區這4大平臺互為依托,靈山衛組團、市經濟開發區、國防基地、瑯琊臺省級旅游度假區這些平臺也逐漸釋放功能,為膠南的產業布局和經濟社會長足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 ????調優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膠南全面推動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使傳統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得到根本轉變。 ????2005年以來,膠南市累計關停了化工、印染、電鍍、造紙、制革等內外資污染企業15家,關停企業的用電量占了2008年全市工業用電量的27%,雖然在短期內影響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總量,但膠南堅持認為,經歷這樣的陣痛將有利于今后的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膠南的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GDP萬元能耗從2003年0.9噸標準煤降到2008年的0.74噸,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從原來28.6噸水降到20.1噸,今年將降到18.7噸。通過關停恒源、天元兩家污染企業,化學耗氧量從2005年的1.6萬噸下降到去年的4100噸,二氧化硫排放從2006年高峰時候的2萬噸下降到去年的1萬多噸,今年將降到1萬噸以下。 ????在堅持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膠南堅持引進高新技術優質項目,中鋁再生鋁、東元電機、蒂森克虜伯風力發電等項目的引進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膠南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的比重已從2004年的12%上升到去年的35%。 ????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生態創新,同時也離不開制度創新。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膠南市大膽改革創新,著力破除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釋放了更大的活力。 ????著眼于打造“行政成本最低、行政效能最高”的城市,膠南市重點建立推行了“集中辦理,整合到位;集中入駐,授權到位;統一登記,統一收費”,“兩集中、兩到位、兩統一”的工作制度。對城市規劃,實行市委常委會、市規委會、市規劃局分級管理制度;在發展鎮駐地經濟過程中,按照責權利對等原則,在人、財、物的管理調配上簡政放權,使鎮級擁有更大自主權。(記者 韓光亮 通訊員 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