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舊報全文檢索    版式檢索 新聞中心> 專題> 焦點新聞> 2008青島榮譽 > 正文

城市綜合競爭力(第七位)

1
青島新聞網 2009-07-08 09:46:54 青島日報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城市綜合競爭力上升青島精彩跨越

????青島日報2009年4月16日訊 4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研究所倪鵬飛博士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攜手,國內著名高校、國家權威統計部門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歷時大半年聯合完成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正式出爐。

????在最具競爭力城市排名中,青島位列第七,比去年提升了五個位次。報告分析稱,綜合

實力平均是青島的優勢所在,但在經濟規模、經濟效率和產業層次上,青島仍需努力。

????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由上年度第十二位攀升為今年第七位青島實現“精彩一躍”

????綜合實力平均:青島位次躍升之動力

????據該課題組負責人之一張武介紹, 200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青島排名第12位。而青島之所以今年能進入前十,得益于青島的綜合實力平均,在產出角度的指標體系中,青島綜合增長競爭力、經濟規模競爭力、經濟效率競爭力、發展成本競爭力、產業層次競爭力、生活質量競爭力都位于全國294個城市的前25名,各方面表現不俗。

????其中,在綜合增長競爭力中,青島排第25名,在最具競爭力城市前十中高居第一,前十中的第二蘇州排名則在第59名。從這點可以看出青島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在發展成本競爭力方面,青島也僅次于港澳臺等城市,說明青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資源利用效率較高,沒有對環境造成過多的污染。

????2009藍皮書涉及城市由原來的200個擴展到294個城市,采用的數據為2007年度即金融危機之前的數據。報告指出,城市競爭力的區域格局沒有變。港澳臺最強、西南最弱,城市間的差距東北最大、港澳臺最小。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中國城市在整體起飛,過去增長是東部沿海一枝獨秀,現在全國各地都在起飛,95%的城市綜合經濟增長率超過了10%。

????但從總體來看,東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變,環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臺灣四大區域分享中國城市競爭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壟斷城市體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發展空間;95%的城市綜合增長率超過10%,內蒙古城市增長競爭力全國第一;中國城市發展水平內地省份江蘇最高;產業層次普遍不高,資源型城市相對較差。

????分項競爭力冷熱不均:五項出現排名中七項未能進前十

????雖然青島在最具競爭力排名上位列第七,但在從投入角度分析的12個分項競爭力排名中,青島只在其中五項上出現,分別是資本競爭力排名第六,基礎設施競爭力排名第六,文化競爭力排名第三,管理競爭力排名第六,開放競爭力排名第六。其余七項人才、科技、結構、綜合區位、環境、制度、企業管理均未進入前十。

????青島文化競爭力第三名的成績如何取得?張武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從四個指標排名綜合而來。其中,青島價值取向指數排名第八,創業精神指數排名第七,創新氛圍指數排名第八,交往操守指數排名第17。從各項指標來看,青島仍然沾了“平均”的光。

????張武表示,比起香港、上海、深圳、廣州這些排名靠前的城市,青島在經濟規模上的競爭力還遠遠落后?!敖洕幠J歉偁幜Φ闹匾憩F,規模經濟主要是通過單位產品成本降低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如果市場占有率是競爭力的重要表現指標,那么,對于既有內需又有外部需求的城市而言,GDP的規模是城市市場占有率重要指標。”但張武也同時表示,隨著青島經濟的快速增長,青島與其他城市的差距將快速縮小。

????另外,經濟效率競爭力青島也落后于排名靠前的城市,但在這一點上差距并不是太大。張武告訴記者,經濟效率競爭力主要是人均GDP和地均GDP的衡量。經濟效率是城市競爭和發展的基礎,人均GDP是一個城市或區域發展水平的重要表現指標,也是城市生產效率的關鍵指標;而地均GDP是課題組給城市競爭力下了個最新的定義——它表現為,一個城市同其他城市相比較,利用環境和吸引轉換要素,提供產品和服務、占領市場,又好又快、可持續地創造財富,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它是反映生產要素聚集而產生的產出聚集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一個重要的效率指標、是市民收入水平的一個重要表現。提高經濟效率就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等。

????此外,張武還表示,青島在產業層次競爭力上還與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有差距,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產業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是青島增加產業層次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競爭力之“雙城記”—— 青島:優于文化大連:環境見長

????利用計量數據,報告對全國50個重點城市進行了兩兩比較的案例研究,對其相似性和差異性進行比較點評,同時提出相關的競合對策,如深圳與香港的比較。而與青島上演“雙城記”的,則是大連。

????在綜合競爭力上,青島排名第七,大連排名第13,兩座城市都處于全國的領先水平。兩者差異最大的是文化競爭力和企業管理競爭力,在文化競爭力上,青島排名第三,大連排名第38;在企業管理競爭力上,青島排名第11,大連排名第42。另外,在結構競爭力和政府管理競爭力上兩者也有較大差異。前者青島排名第18,大連排名第38;后者青島排名第六,大連排名第34。

????但兩者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人才競爭力上,雙方最為相似:青島排名第18,大連排名第16。同時,在基礎設施競爭力、開放競爭力以及資本競爭力上,兩者都存在較大的相似度,青島分別排名第六,第六,第六,大連分別排名第九,第十,第13。

????在分析兩個城市之間的優劣與可互相借鑒方面,報告指出,青島的優勢在于文化競爭力以及企業管理競爭力,而大連的優勢在于環境競爭力。青島要把創業環境的優勢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結合起來,鼓勵自主創業,形成大型知名企業與眾多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協調發展的局面,形成層次分明、高效運行的產業鏈格局,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鼓勵技術創新,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大連則要在城市環境上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優良,舒適、宜居的環境發展第三產業,把城市環境上的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帶動大連其他方面的進步。

????大連需要借鑒青島在鼓勵創新、培養創業環境方面的經驗,同時學習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而青島則更多的需要向大連學習在提升城市環境、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兩座城市在基礎設施競爭力和開放競爭力上都具備很強的實力。作為東部沿海兩座經濟發達的城市,優良的基礎設施為兩者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兩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相互合作,利用全球化果實,實行產業升級,發展特色行業,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競爭力

????城市競爭力的定義在不斷改進,最新的定義是,它表現一個城市同其他城市相比較,利用環境和吸引轉換要素,提供產品和服務、占領市場,又好又快、可持續地創造財富,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競爭力包括兩個指標體系:一是從產出的角度排名的顯示性指標體系;二是從投入的角度排名的分項競爭力。

????青島歷年來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

????2006年第20位

????2007年第21位

????2008年第12位

????2009年第7位

????城市,中國跨向全球中

????《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是倪鵬飛博士帶領的專家團隊對城市競爭力進行長期的年度性的建設性研究,以藍皮書的方式一年一次進行發布,現已有7本。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已經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

????城市競爭力有兩個指標體系。一個顯示性的指標體系從產出的角度對294個城市進行總體排名。這個指標體系包括綜合增長競爭力等6項;另一個解釋性的指標體系從投入的角度對51個重點城市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考察,主要從人才競爭力等12項分項競爭力來進行研究。

????2009城市競爭力報告的年度主題為:“城市,中國跨向全球中”。將中國城市置于全球坐標系上,探討其地位及成因,建議其對策。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該項目負責人倪鵬飛形象地解釋說,“城市,中國跨向全球中,這個‘中’有三個含義:一是中國城市的總體將由現在的全球中下層次,向中等層次跨越;二是中國最好的城市跨向全球的中心,向頂級層次邁進;三是中國的向外開放、與世界接軌,都在進行中?!?/p>

????報告從價值體系、功能體系和要素體系三個方面分析中國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在全球城市綜合競爭力方面:中國城市總體處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國城市之間的競爭力差異巨大。中國競爭力最強的城市香港僅排在全球500個城市的第26名。但中國城市的經濟增長全球第一,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有8個城市屬于中國,依次是包頭、呼和浩特、煙臺、東莞、中山、惠州、濰坊、蕪湖。全球增長前50名的城市中,中國有40個。

????本次報告還涉及到一個新指標體系——金融。由于報告用的是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數據,在金融網絡聯系度的指數排名中香港排在全球第三,在紐約、倫敦之后,而上海已經上升到第六位。金融危機中,紐約和倫敦倒閉了很多跨國公司,相信到下一份報告,中國城市包括上海和北京的排名會有很大提高。

????在世界城市網絡聯接度方面,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和臺北四個城市已躋身世界城市前列,成為世界城市網絡的重要節點,其中,香港和北京躋身全球624個城市中的前十,是世界城市網絡中的次級節點,是亞太地區的中心城市;上海、臺北分別居19和22位,是世界城市網絡中的重要中轉節點。廣州、成都、天津、南京等在世界城市網絡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分析現狀的同時,報告還就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做出了戰略目標,即在2030年形成多層次、開放型的城市體系。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65%以上,城市人口達10億人左右,城市數量1000個左右。將形成世界頂級城市1個,世界城市3-5個,國際化城市15個左右,國家級城市30-50個,以及一大批區域和地區型城市;中國城市群人口將達到8億人左右,形成1個世界級城市群,2個國際級城市群,7個國家級城市群,若干個區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現有新聞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中國城市投資環境排行榜(第八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博兴县| 临沂市| 城口县| 双流县| 新宾| 新闻| 河间市| 朝阳区| 龙江县| 大厂| 康平县| 渭南市| 丰城市| 修武县| 林周县| 历史| 烟台市| 东台市| 都安| 镇赉县| 凌源市| 平安县| 衢州市| 资阳市| 尉氏县| 海原县| 浙江省| 江陵县| 杭锦后旗| 盐池县| 尚志市| 东乡县| 平顺县| 黔西县| 当涂县| SHOW| 德兴市| 冕宁县| 龙海市|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