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教育資源均衡布局 從根本上解決小升初擇校熱 ????正在建設中的青島第二實驗中學,是市、區兩級聯手打造的一所高起點、高配備、有特色的一流學校,第二實驗中學自籌備之初,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為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面向全國招聘的具有省、市級榮譽稱號的16名教師已全部到崗。根據計劃,明年秋季,學校將正式招生辦學。 ????為進一步推動市北區整個初中教育發展,從去年年底,市北區教體局提出:進一步優化初中學校布局的構想,確保東西南北中部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加上這些年市北區行之有效的教師培訓、教學研究等措施,正通過網狀的輻射影響,構架起一個均衡發展的市北教育藍圖。 ????合理布局:均衡優質資源 ????自從優化初中學校布局構想始實施以來,市北區的9所初中學校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青大市北附中校長袁麗華,她的感受最為深刻,這所市北區北部的學校,前身是34中,一直默默無聞,而掛上“青大市北附中”的牌子后,煥發了她的青春活力,除了校名、校舍的變化外,袁麗華認為“最大的變化在于理念。”作為青島大學的附屬中學,教師們更加關注自身素質的提高,學生們無論在學習成績上,還是自我個性的發展方面都有了明確的目標。 ????目前,市北區東西南北中五部各有自己的“領頭羊”,從而推進市北區初中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與區片內的初中緊密連接后,各小學的生源相對穩定,軟硬件建設也各有特色,為學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市北區還為各校量身打造名校發展的方案。比如針對4中不缺成績、缺名師的現狀,進一步擴大引進全省名師的力度;軟硬件比較成熟的47中,要繼續擴大學校的品牌效應;而青大市北附中是一個重點建設學校,將重點加大硬件和軟件的投入,加快發展速度等等。 ????小升初:零志愿跨片錄取 ????市北區有著42中、47中等傳統名校,一直是學生和家長夢寐以求的學校,今年市北區教體局在全市首次嘗試的“跨片錄取”, 無需調動戶口跨區就讀,讓更多孩子“不出區”就能進入理想的學校學習。c區片學生在派位以前,可優先考慮報考在b區片,每個學校100余個學位的招生資格,采用電腦派位的方式。這種“零志愿”的跨片錄取,在青島市小升初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市北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更多優化教育資源的舉措出臺,更多市北區的孩子將有機會享受公平的教育。“解決擇校熱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全區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辦讓老百姓滿意的教育。” ????優質師資:鑄造人才高地 ????實現優質教育的均衡發展,僅靠學校硬件條件的改善并不能吸引學生和家長的目光,2008年市北區全力實施“雙名工程”(名師、名校長),這是打造領軍人才培養的新體系,實現內涵發展和軟實力提升的創新舉措。 ????與其他市、區名師跨校交流不同,今年市北區進一步豐富了“雙名工程”的內涵,為促進名師學員的成長,開展了“四個一”的研修實踐,即每人承擔一次“名師論壇”主題講座;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提供一節優質錄像課;在題庫建設、課件開發和課程開發中,至少選做一項,為學科教研建設做出貢獻。除了各學校的自主探索外,區教體局針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三訓”,即名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全員提升培訓,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施水平,促進全區各校的均衡發展。 ????同時,市北區加大與高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在部分初中探索辦實驗校、聯辦校、嫁接校等模式,借腦發展初中教育,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使初中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的擴大。 ????擇校降溫:關鍵在資源均衡 ????自從2006年初中學校下放區教體局之后,控制擇校一直是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努力方向,小升初劃片入學、直升生、指標生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擇校,但擇校大戰的實質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其原因則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失衡,在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受局限的情況下,市北區探索出相對公平又富有活力的競爭模式,逐步實現各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的平衡發展,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權利。 ????市北區優質初中遙相呼應,形成網狀的輻射影響,帶動了市北區初中建設的均衡優質發展,小升初“擇校熱”也開始降溫,許多家長選擇了留守市北……如果社會各界都能如此冷靜分析、做出周密規劃,“擇校熱”現象自然會消失。記者 臧旭平 通訊員 李曉 ????九所初中各有特色 ????孩子升學的種種問題逐漸成為市民關注的問題。面積28.63平方公里、擁有50.4萬人的市北區,東西南北中五部各有一所龍頭學校:西部的4中、北部的青大市北附中、中部的42中、南部的47中、東部的53中,帶動了市北教育的整體發展。加上正在建設中的青島第二實驗中學,市北教育真正實現了讓人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目標。 ????青島4中 ????60歲老校凸顯人文特色 ????今年是青島4中建校60周年,學校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優秀的文化教育資源,弘揚學校既定的濃厚文化傳統,以承先輩光榮傳統,礪后人奮發偉志。 ????在新的學期里,學校將乘市北教育快速發展的東風,在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傳承學校的優秀文化傳統,努力打造人文科技教育特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人文科技活動、傳統教育和理想教育等,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青島28中 ????情感教育打造品牌 ????青島28中1963年建校,先后榮獲青島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等稱號。“情感化課堂”是28中的特色,新學年里學校繼續深化教學研究,培養學生樂學精神,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構建和諧高效課堂。學校青年教師開展“箐箐義教”活動已有多年的歷史,由青年骨干教師組成“輔導團”,利用課余和雙休日時間,為學習上有需求的學生,進行義務免費的輔導,幫助家長解決后顧之憂,打造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服務品牌。 ????青大市北附中 ????文化立校 特色發展 ????青大市北附中在青島大學眾多專家、教授的輔助下,將“以人為本,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作為辦學理念,走內涵發展之路。義務教育與大學合作辦學,追求的是一種文化浸潤。學校努力以物質環境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支撐,以精神引領為核心,將“文化”注入師生言行,用文化的力量影響人、浸潤人、改變人。通過青大博士工作室、市北名師工作室的建立,把青島大學知名教授、博士,島城名師名家引入校園,不斷提升境界和品位。 ????青島38中 ????名師提升辦學效益 ????青島38中在全市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獲得了優秀等級,并榮獲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優秀家長學校等榮譽稱號。成績的取得與學校辦學效益突出,優生培養卓有成效是分不開的,近三年學生70多人次獲全國和省級學科競賽獎,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38中的理化組榮獲青島市先進教研組,語文組榮獲青島市巾幗文明崗。學校師資力量強、水平高,有36名教師舉行了市級公開課,15人獲得“青島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榮獲市級以上榮譽稱號教師60余人,全國、省市級論文評選獲獎近180多人次。 ????青島42中 ????“四個一”鍛造精品初中 ????2009年42中各項教學指標居全市前列,取得了教育教學的雙豐收。新學期,學校將推行“四個一工程”:唱響一個旋律——愛心灑滿校園,以市北區“愛心奠基未來”教育品牌的建設要求,確立42中“愛心灑滿校園”的教育主題;落實一個規范——規范辦學行為,上學期學校教學成績名列市北區前茅,走在青島市前列,經驗就是規范辦學;盤活一個攻略——尚德文化建設,學校將以“尚德文化建設”為核心攻略,以“以德立校”為舉措,推進全面發展;打造一個精品——精品42中,管理上求“精細”,校園求“精致”,活動求“精彩”,育人出“精英”,培養一批名師,鍛造名師隊伍,培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青島43中 ????分層教學立體育人 ????43中以“關注學生情感,培育人文情懷”為辦學特色,建立了“初一始于信,初二通于和,初三致于雅”的分層系列化教育目標。初一年級以銜接教育為切入點,圍繞“二信——自信、誠信”教育邁好中學第一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二年級以青春期教育為切入點,圍繞“三和——與自然和諧相處、與社會和諧相處、與他人和諧相處”教育邁好青春第一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主動學習的精神;初三年級以理想教育為切入點,圍繞“四雅——雅文、雅言、雅行、雅思”教育邁好成才第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提高。 ????青島47中 ????學生向往家長滿意 ????47中近年來,積極打造“學生向往,家長滿意,政府認可,師生自豪的青島市初中品牌學校”,在學生培養工作中,學校堅持以“培養具有自信個性、自主人格、自立品質、自強精神的‘四自’特性的中學生”為目標,開展“養成教育、自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大教育工程實施體系,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鍛煉能力、提升素質的平臺,使47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渾身散發的自信向上、智慧果敢和追求卓越的領袖素質。 ????青島53中 ????質量立校特色發展 ????學校堅持“以質量立名校、以特色謀發展、以創新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雙語、科技、德育三大特色品牌。以師德鍛造工程、三好閱讀工程、春風送暖工程、青年歷練工程、名師培養工程、自我規劃工程為載體,以班主任互助研修模式、兩化型班級管理模式、雙情式主題教育活動模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為抓手,追求質效管理科學化、學校發展特色化,將學校打造成精品學校。 ????“做求真智慧的教師,育陽光大氣的學子,建激情高效的課堂”是53中全體師生不懈的追求。學校將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憑借“領導帶動、情感驅動、制度推動、競爭活動”的四動管理,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青島65中 ????邁步跨向優質初中 ????作為浮山新區惟一一所初中學校,65中教學質量逐年攀升,今年中考2中直升率達到100%。在這成績的基礎上,65中確定“追求教育服務質量,滿足百姓教育需求”的辦學目標,用優質教學質量、優秀教師團隊、優美育人環境,在短時間內完成向優質初中的跨越。 ????新學期,65中將以培養學生責任心為主線,充分發揮責任教育的整體育人功能,形成系統、精細、立體、特色的德育模式。以“教好每一個學生,造福每一個家庭”為宗旨,加強對學生學習規律的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高質量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記者 臧旭平 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