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變化 3個月內長大了2厘米 據介紹,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盛產黃龍玉,今年6月26日,群眾在100多米深的山洞中挖得了這塊寬13厘米、高11.8厘米、厚3.8厘米的黃龍玉。6月28日,這塊玉拿到市場上銷售時已被鏟除部分表皮,可見3道黃紅線,透明玉內深0.5厘米左右處有一液體環境,呈混濁狀,上有一個0.2厘米大小的小白點,搖動黃龍玉時小白點會隨之移動。 為了進 “太不可思議了,它每一天都在生長,越長越大。”郭彩祥甚至還用攝影機等設備詳細觀察和記錄著小白點的生長情況:7月28日,白色體繼續長大,長度約0.8厘米,形狀與液體環境相似;8月28日,白點長至約1.2厘米大小的明顯個體,肉眼可以感覺到尖端(頭部)在液體環境中的伸縮痕跡,同時還可以感覺到白色表皮部分的水波狀移動;9月28日,液體中的白色體,長度達到兩厘米左右;10月6日,長達2.2厘米、寬達0.6厘米左右,幾乎占據液體水槽整個空間。 “它的身體不時一脹一縮,就像在呼吸。”郭彩祥說。 黃龍玉內藏有生命活體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來郭彩祥珠寶店看石頭的人絡繹不絕。 新聞鏈接 優質玉種黃龍玉 2004年,一種新玉種在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發現,被云南省觀賞石協會命名為“黃龍玉”。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后,發現的最優質的玉種。黃龍玉主色調為黃色,兼有羊脂白、青白、紅、黑、灰、綠、五彩等色。 黃龍玉的物理特性為隱晶質到微晶質集合體,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 奇·研究 初步判定為生命現象 “不太可能,還是先看到實物進行研究后再定論吧。”德宏師專食用昆蟲研究所所長郭云膠9月28日接到郭彩祥電話時,正在昆明參加研討會,當他將上述情況與與會專家轉述時,專家們均表示不太可能。 “資料顯示,自然界的黃龍玉形成于2~3億年前,屬地質年代的古生代時期。也就是說,如果這塊石頭中的白色物體確定為生物體的話,那就極有可能是古生物復活。”郭云膠分析認為,當時的原始海洋中存在著無數細胞分裂活動明顯、細胞分化非常弱的原始細胞團,例如現在的癌細胞的特性。由于地質變化等的原因,若干的原始細胞團和原始液體被埋入或者溶入原始地層中,其中有一個原始細胞團及其所居住的原始液體,被包在后來可以形成玉石的一塊原始材料中,處于休眠狀態。時至今日,這塊黃龍玉被從100米左右深的山洞中挖出,原始細胞團和原始液體的環境發生重大和質的改變,其中的原始細胞團(小白點)受溫度、光照、人為搖動等因素的刺激被激活,是導致其生命能力恢復的主要原因。 “只有兩種可能,或者是物理現象,或者是生命現象,但根據觀察,其作為物理現象基本被排除,初步確定其為生命現象。”郭云膠說,從理論上說,雖然經過2~3億年的時間,但在特殊的環境下,古生物復活是可能的。就此個案而言,其會不斷生長、會主動活動等特征是這個生命體與液體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體現,類似原生動物的生理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