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
青島新聞網3月4日訊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趕赴北京,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本次兩會,常德傳共準備了7個議案,涉及新生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推進低碳經濟、普及公益化醫療、開放公共租賃房等多個方面。其中,議案“將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戰略規劃”最先吸引了讀者目光。隨
后,常德傳就此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采訪。
藍色經濟已占世界經濟總量80%左右
常德傳告訴記者,藍色經濟的迅速興起,代表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目前,美國把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后的開辟疆域”,未來50年發展重心從外層空間轉向海洋,搶占藍色發展制高點;俄羅斯強調恢復海洋強國地位,依托科技打造海洋軍事和航運強國;日本全面推進海洋強國戰略,本世紀內將在近海建造2500座“海上城市”。另外,加拿大、歐盟、越南、印度、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紛紛推出雄心勃勃的海洋發展戰略。海洋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競爭發展的前沿陣地,藍色經濟已成為全球興起的新型經濟,已成為強國復興的重大戰略。
尤其是當前世界經濟已經進入資源環境瓶頸期,陸域資源、能源和空間的壓力與日俱增,藍色經濟越來越成為集聚要素、產業資源的空間載體。從目前來看,人們解決糧食等資源短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海洋開發上。因此,海洋開發已受到世界各沿海國家的高度重視,海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海洋和涉海經濟已經占到世界經濟總量的80%左右。可以說,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陸地資源日益受到制約的條件下,誰抓住并利用好了海洋資源,誰就占據了未來的戰略制高點。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已不足世界平均數的1/3,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4,亟待向海洋拓展發展空間。
山東經濟的發展 需借海洋之力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作為沿海地區能夠實現率先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借臨海之便,借海洋之力。站在新起點上,山東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仍然離不開海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山東省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海上山東”的發展戰略。目前,已經出臺了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總體規劃和 24 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全面展開。
而作為山東省的區域中心城市,青島依托海洋科技教育及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和高端產業。其中重點要繼續堅持以港興市,推進保稅港區與其他區域聯動發展,做大做強保稅港區,帶動港口國際中轉業務快速增長;搭建國際一流的自由貿易服務平臺,推動青島保稅港區盡快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先行試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