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每年,常德傳都把有關農民工權益等問題提出來。了解到新生代農民工也迫切希望... ????山東新聞網青島3月4日訊(通訊員 焦蘭坤 記者 肖國棟)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云集一堂、共商國是。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參會,共商國是、共謀發展、共議民生。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每當談到農民工時,連任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都會說:“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樣去關心、呵護他們?!泵磕辏5聜鞫及延嘘P農民工權益等問題提出來。他每赴基層調研,必到勞動在一線的農民工兄弟中間,特別是每年堅持帶領全港領導班子進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勞動調研,期間了解到新生代農民工也迫切希望能夠融入城市,卻面臨文化和技能不足的問題;為此,他將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提交《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和《關注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第二代農民工的成長和發展》的建議。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父母本身就在城市打工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大都是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第二代農民工。隨著第一代農民工年齡的增大和逐步返回農村,新生代農民工已經陸續進入城市并成為農民工的主體。和上一輩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根本不愿意回到農村去,農村對他們而言非常陌生,他們愿意在城里生活。當前,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已經列入2010年中央1號文件。對于新生代農民工,不僅要解決好他們的打工問題、社保問題,與此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素質提升問題,以逐步達到將他們市民化的目標。 ????據悉,青島港現有農民工9000多人,占在港職工近50%。新生代農民工占農民工數的40%。多年來,青島港圍繞以人為本,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新特點,一手抓教育培訓,一手抓機制創新,推動新生代農民工逐步由短期務工向扎根海港、由掙錢吃飯向愛崗敬業、由打工者向產業工人“三個根本性”轉變。使青島港農民工隊伍職業技能素質不斷提升,從昔日出大力流大汗、單一的裝卸工種,發展到調度員、理貨員、裝卸司機、修理工、船舶水手、機工等工種,從普通工人崗位發展到車長、班組長、正副隊長、公司副經理等管理崗位,成為了港口生產建設發展的主力軍。 ????經過在基層深入的調研、總結提煉,提出兩方面案據: ????一是從今后工業化、城市化發展趨勢來看,新生代農民工的非農化和產業工人化及其整體素質的提高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健康發展及其升級的基本條件。特別是中國要從一個制造業大國升級為制造業強國,更取決于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搞好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與改革戶籍制度、讓他們融入城市、安居樂業是相輔相成的。 ????二是根據南京某高校對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的調查顯示,他們重視自我奮斗,將物質需要和精神追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非常重視公德教育,對接受繼續教育的渴望更為強烈。新生代農民工深知自己融入城市的“資本”———文化、技能不足,因此,最希望掌握的知識是與工作相關的知識、計算機和經營管理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找到自己較為滿意的工作,將來還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據此,他客觀地提出兩條解決方案: ????一是切實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科學文化素質。中國工會上百萬個基層工會,應充分發揮工會的大學校作用,協助、監督企業按照法律規定,提取職工培訓經費,用于職工在職教育培訓。當前在職教育培訓,要突出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其文化、技能水平,使之適應企業發展和城市發展需要。農民工達到一定數量的地區,工會應設立新生代農民工學校。辦學模式應根據各地情況采取多樣化形式。要做到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和技術技能素質。“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應不斷地向非公企業延伸,最大限度拓寬活動的覆蓋面,把盡可能多的新生代農民工涵蓋進去。 ????二是注重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素質提升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年齡偏小,新生代農民工容易出現價值體系的混亂和選擇的偏差。特別是在經濟危機沖擊下,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很多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壓力和困惑加重,身份認同的困惑進一步加深,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人生規劃和心理調節。因此基層組織和企業黨團需要加大對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關注,著力提升他們的政治素質和健康從業指數,實現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化的和諧推進。 ????相關報道: ????新生代農民工在青島港受重用 有前途 ????新生代農民工身上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港口裝卸生產勞動強度大,可以說是“臟、苦、累、險”的工作,以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來說,難以在這樣的崗位上扎根,但青島港的農民工隊伍呈現出穩定率高、安全指數高、幸福指數高、人生愿景兌現率高,入港愿望大的特點,值得關注。 ????青島港通過營造各類平臺、提供各種保障(生活福利待遇等)、健全激勵機制、加強教育培養等方式,讓這個群體慢慢融入城市,向著扎根海港、愛崗敬業、產業工人轉變。 ????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共同“尊重” ????——解決調動農民工積極性的問題 ????虎年春節即將來臨時,在青島港工作不到兩年的新生代農民工渠微微高興地搬著一臺大彩電回了家。這次活動,9500多名農民工同正式工享受同樣的待遇,全部參加了抽獎活動,并且人人有獎,獎品從2000多元的彩電、冰箱,到100元左右的毛絨仿真虎一應俱全。全港近百個特等獎,被農民工抱回35個,占總數的38%。 ????渠微微高興的不僅僅在于這份獎品,“在這里精神生活很豐富,藝術節、運動會、青年節,我喜歡各種活動?!边@個小伙子,曾經在東莞的電子加工企業有著6、7年打工經歷,以往打工時最大的苦惱就是精神生活的貧乏。 ????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躍,對物質和精神享受的要求都很高,這其實也是他們的優點。青島港堅持把人格上尊重作為農民工工作的首位要求,“尊重”被放在第一位,農民工感覺到自己不是“外人”,在青島港享受到了和城市工同樣的待遇,受到同樣的尊重,小渠的話實實在在:“尊重表現在讓我覺得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不僅要掙城里的錢,更要在城里體面地生活?!斌w面地生活不僅是精神上的支持,物質生活必不可少。 ????青島港堅持成果共享,把提高收入作為對農民工勞動價值的肯定,在港口發展、效益增長的前提下,堅持每年提高工資。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青島港堅持“三個不動搖”,采取一切積極措施保增長、保崗位、保收入,使農民工平均收入達到33000多元,逆勢增長了15%。 ????堅持年年為全體農民工健康查體、發放節日物品、生日蛋糕等,免費提供班中餐。不斷投入巨資,建設“星級”候工室,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農民工按國家政策享受帶薪休假。各級組織通力合作,解決農民工子女城市入學難問題。 ????優先安排優秀農民工家屬到三線崗位 ????——解決農民工夫婦兩地分居問題 ????特別是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青島港率先實現了同工同酬。 ????一月份,青島遭遇40年不遇的寒冷天氣,青島港及時出臺為裝卸一線發放“嚴寒補貼”的措施,并且一直延續到2月。這次發放補貼,農民工同樣與正式工享受一樣的待遇。這個月很多在裝卸一線的農民工拿到了5000元以上的工資。 ????2010年2月,有一個求職電話直接打到了青島港人事部,這是一個新生代農民工,在上海某企業有著6年輪胎吊駕駛經驗,月工資達到3000多元,可以說這個數字并不低。但他仍然期待進入青島港,一是因為這里工資更高,但更吸引他的是“同工同酬”。 ????青島港的“同工同酬”,不僅僅是簡單的同工資,還有身后一系列的“同投入”。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形勢,青島港沒有讓一名職工下崗,為農民工保崗位,同時還保收入,出臺特殊時期激勵政策,鼓勵大干多超、多勞多得,2009年農民工收入同比增長仍然保持在15%。 ????針對農民工特點,青島港設立全勤激勵獎、積累貢獻獎、合同制津貼、住房補貼。富裕起來的農民工,有了大發展的農民工,仍然有顧慮,其中一點就是保障問題。這一點,早已引起了青島港的思考,他們制定的政策中有這樣的保障措施:堅持為農民工終生負責,對入港工作15年以上、年齡45歲以上因身體原因不能勝任一線崗位的,經本人申請可照顧轉崗到適應崗位。這一條和正式職工享受的完全是同等待遇。還為全體農民工繳納基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項社會保險,解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問題。 ????農民工主要的務工方向還是在企業中,保障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青島港做好了準備,搭建好融合通道,使他們能“落地生根”,能與城市融為一體。 ????搭建職業與發展的雙重平臺 ????——解決新農民工在企業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不愿意作城市的“過客”,就必須適應城市的發展。職業培訓是每一名進入青島港農民工的必經之路,首先解決眼高手低的問題。新生代農民工進港后,公司、隊、班三級培訓關關相接,業務技術、安全培訓面面俱到。 ????渠微微談起自己在東莞的就業經歷時講到,招工時,企業先看你有沒有技能,很多企業不愿花這筆“冤枉錢”。為了提升農民工業務技術素質,青島港投入大量資金,培訓方式也是煞費苦心:廣泛推廣“一室三書一網”培訓模式,在每個基層隊設立員工學習室,購買大量科技、文化、專業書籍,設立隊內“互聯網”,使員工的培訓教育實現了集成式、網絡化。每年集中對農民工進行大規模脫產培訓,使廣大農民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堅持組織在技術崗位工作的農民工參加每年一度的技術工人資格考核,考試合格并取得證書者,按規定享受技能津貼和考工補貼。 ????各種措施激發了新生代農民工的學習熱情,2009年青島港技術工人考工晉級中,有1000多名新生代農民工踴躍報名,認真備戰考試。這種培訓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崗位培訓上,青島港鼓勵農民工向更高領域發展,出資培訓,出資報名參加省、市技能大賽,并不斷嶄露頭角。 ????劉京俊,是青島港的一名新生代農民工,在2007年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中,以總分90.4分的成績力壓各路好手,奪得輪胎吊“狀元”,現在是青島港QQCT集裝箱公司操作部二大隊的副隊長,月工資5000多元。 ????這并不是個例,一大批農民工練就了自己的崗位“絕活兒”,有了像“豐武平車”、“廣田清車”這樣直接用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名牌,過去只能干搬搬抬抬體力活的農民工成為了有高技能的“金藍領”。 ????不僅在職業發展中,農民工看到了奔頭,在社會地位上的發展成果更讓顯示了他們在城市的扎根:召開職代會,選拔農民工代表參加,共商大計、參與決策;目前農民工已有250多人入了黨,1629人入了團;農民工中已有2607人被錄用為合同制工人,有540多人擔任了班長、副班長,37人擔任了隊長、副隊長,農民工徐萬年還被任命為西港公司的副經理;涌現出了以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徐萬年、全國十大杰出進城務工青年皮進軍和全國優秀農民工朱廣田、王召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典型。 ????認真落實市戶口優惠政策 ????——解決新農民工的戶籍后顧之憂 ????戶口政策當然不是一個企業所能解決的,青島市出臺政策,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各行業拔尖人才都有機會轉為城市戶口。青島港所做的就是不斷地為農民工鋪墊發展之路,讓他們成為優秀人才,無形之中為農民工搭建了一個成為市民的平臺。 ????皮進軍是青島港第一個創造世界裝卸紀錄的農民工。2007年4月,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親自為他發放了青島市戶口。 ????這所有的做法帶給新生代農民工的都是一種“有前途”的信號,因此青島港的新生代農民工愿意在此扎根。只要企業設身處地為他們的發展、扎根打好基礎,他們對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山東新聞網 記者 肖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