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成立應對小組 南哈德利高中負責人克里斯蒂娜·斯韋爾科說,學校領導計劃本周或下周會見沙伊貝爾。 “我們屆時將研究涉案證據,尤其是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掌握的最新證據。”斯韋爾科說,“但不會透露學校調查的進展。” 學校在案件發生后組建反校園暴力應對小組。這一小組負責人比爾·埃文斯說:“這就是我們試圖傳達的清楚信息———如果你看到任何東西,不論是通過網上還 起草反校園暴力法 馬薩諸塞州立法機構已著手起草一項反校園暴力法,法案已獲州參眾兩院通過。 這項法案規定,學校工作人員應報告可疑校園暴力事件,校長有義務展開調查。另外,學校應教育學生有關校園暴力的危險性。 一家民權律師組織成員羅伯特·O·特雷斯坦說,這一法案旨在改變校園文化,防止校園暴力,但不應給校園暴力本身貼上“犯罪”標簽,因為關于校園暴力的定義模糊不清。 “這些案件告訴我們,初中和高中學生并不在刑法免疫處罰之列。”他說,“如果你在欺凌某人時觸犯法律,將有法可依。我們不需要創造一項新的罪名。” 人物 “愛爾蘭蕩婦”受欺辱 《紐約時報》報道,普林斯一家不久前從愛爾蘭一座小鎮搬到美國,她去年秋天進入南哈德利高中就讀。 普林斯在與校內一名受歡迎的男孩交往一陣后開始遭到辱罵。一些學生罵她是“愛爾蘭蕩婦”,打掉她拿在手中的書本,甚至每天給她發送威脅短信。 南哈德利高中大約有在校學生700人。大多數老師和學生不愿談及此事。 16歲的高二學生阿什莉·鄧恩告訴《紐約時報》記者,她并不認識普林斯,但在學校走廊內聽過人們談論她的風言風語。 “她是新生,而且來自另外一個國家,她對學校也不是非常了解。”鄧恩說,“我認為那可能是他們選擇她的原因之一。” 調查發現,一伙學生1月14日在學校圖書館、餐廳和走廊侮辱了普林斯,還在普林斯回家時向她丟飲料瓶。她的妹妹當天傍晚發現姐姐在家中樓梯間自縊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