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影片《沂蒙六姐妹》劇照。
????據中國法院網報道,影片《沂蒙六姐妹》經改編將模范烈屬李鳳蘭老人的事跡移花接木地嫁接給了“沂蒙六姐妹”。李鳳蘭老人的家屬王先生(44歲)、王女士(67歲)將山東電影制片廠、北京金典影業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訴至法院。日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訴稱,其母系模范烈屬李鳳蘭。1990年由臨沂地區婦聯主編、黃河出版社出版的《 沂蒙紅嫂》一書問世,此書展現了80位沂蒙婦女舍生忘死支援前線的感人事跡,其中,“癡情:一欄——記模范烈屬李鳳蘭”的事跡,詳細記述了李鳳蘭老人為革命事業所作的極大貢獻。2009年8月22日,電影《沂蒙六姐妹》在臨沂舉行全國首映典禮,該影片講述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孟良崮戰役中,沂蒙山區六位姐妹帶領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線的感人事跡。影片把人民群眾對革命戰爭的支持與奉獻濃縮在6位女性身上,其中,影片中“張月芬”的原型實為二原告之母李鳳蘭老人。影片中的情節“月芬”和公雞拜堂結婚;因其回娘家借糧食雖一口氣跑過十幾里山路回到婆家但仍錯過與丈夫見面;丈夫犧牲成為烈屬;還有識字班等情形均是李鳳蘭老人的事跡。但影片《沂蒙六姐妹》卻經過改編將其張冠李戴,把李鳳蘭老人的上述事跡移花接木地嫁接給了“沂蒙六姐妹”。畢竟“沂蒙六姐妹”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已被大多數人所熟悉,特指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姬貞蘭、公方蓮六人,這種事跡嫁接的方式嚴重影響了李鳳蘭老人的榮譽權,隨著影片的不斷放映和觀看人員的增加,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將這些事跡與李鳳蘭老人聯系起來。故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犯原告之母李鳳蘭的榮譽權的行為,并在全國范圍內公開聲明致歉,并賠償原告精神撫慰金3萬元。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