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墓主人身份非常高,那么俑坑的主人是否是當時的王侯呢?王守功認為,應該是西漢早期到中期的一個王或侯,為什么定為這個時期呢?因為陶樓、陶闕等明器陪葬在王莽時期之后整個漢代都比較盛行,像這樣軍隊、車馬、人物和多種牲畜集中在一個俑坑中的則非常少見。一開始發掘時大家都不能斷定年代,后來經過對陶俑和明器進行了初步研究后才確定為西漢早期到中期。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戲俑、鼓樂俑、庖廚等陶俑 最讓王守功感到振奮的是俑坑中的車馬俑。他告訴記者,這次發掘出土的車馬有單轅車、雙轅車,這是山東境內第二次發現漢代陶車馬俑,其價值在這批陶器中是最高的,就是在全國類似發現中也屬于高級別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全國現已發掘的俑坑出土的陶馬車不多,而那個時期的車馬究竟是什么樣的,都苦于少有實物資料。因為那個時期的車馬陪葬實物基本都腐爛了,一些俑坑中的木制車馬模型也都是腐壞的,所以那個時期的車馬的形制一直不很清楚。而且以當時的條件,陶車馬制作起來并不容易。此次出土的陶車馬有的部件保存得很好,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當時的真實車馬的樣子,對研究當時的馬車制作工藝和禮制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而且,齊國是漢代早期最大的諸侯國,而西漢時期最大的事件就是“七國之亂”,當時很多諸侯國君都想僭越,而這次出土的車馬俑顯示出的級別非常高,應是王侯級的,這與當時的僭越之風有沒有聯系雖然還需要深入研究,但所反映出的情景幾乎就是那個特定時期風氣的再現,這對研究西漢早期到中期齊國的葬俗和禮制有巨大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