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有150萬人排隊等待器官移植,最終能接受移植的僅有1萬余人,廣東7年內僅有50例成功進行器官捐獻。記者昨日從廣東省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東將搭建人體器官捐獻平臺,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者資料庫和受者資料庫,科學組織器官的捐獻、獲取與分配。而為擴大捐獻人群和保證器官質量,在搭建捐獻平臺后,廣東或將參考國外經驗,在司機領取駕照時候與其簽署器官自愿捐獻書。 ????7年僅有50例 ????據介紹,人體器官移植被公認為20世界醫學進步的最主要成功之一,是挽救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我國器官移植年需求量為150萬,僅次于美國,但卻僅有1萬余名患者能成功接受移植。根據世衛組織調查,平均每百萬居民中,我國僅有0.003名器官捐獻者,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而從2003年在深圳率先組織開展器官捐獻以來,廣東7年間僅完成50例器官捐獻,360例角膜捐獻。而器官供需矛盾的突出,導致出現了一些違法的人體器官買賣活動和不規范行為。 ????“捐獻器官數量有限,再加上器官捐獻登記與分享系統對接不完善造成的巨大浪費,器官緊缺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發展的瓶頸問題”,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昨日在儀式上表示,試點工作啟動后,廣東將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者資料庫和受者資料庫,科學組織器官的捐獻、獲取與分配,屆時省內14家具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將可通過網絡,清晰各種器官的流通情況。 ????領駕照或簽自愿捐獻書 ????“在我們這里捐獻人體器官的49例中,很大部分都是交通事故者”,深圳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趙麗珍昨日表示,國外器官捐獻者中也絕大部分來自交通意外,而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為13萬人,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器官質量優秀,如能將這批人納入器官捐獻群體,將有利于保證器官來源和質量。2006年深圳便曾有23名年輕駕車者自發在領取駕駛證后填寫器官捐獻自愿書,但由于暫無這方面的法律,所以實施起來極為困難。 ????此外,在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門需耗時進行車禍責任認定,往往也浪費了器官摘取的最佳實施,專家呼吁,法律出臺后,還應專門針對一些特事特辦進行規范。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未來或將參考國外經驗,在司機領取駕照時與其簽署器官自愿捐獻書,但這些都有待于捐獻平臺搭成后,與交警部門等協調后進行。(記者 李楠楠 通訊員 伍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