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通知指出,《人才規劃綱要》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制定實施《人才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人才規劃綱要》實施的組織領導。要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學習《人才規劃綱要》,深刻理解《人才規劃綱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發展指導方針,深刻理解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深刻理解人才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和自覺性。要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人才規劃綱要》實施的良好輿論氛圍。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抓緊編制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系統以及重點領域人才發展規劃,形成全國人才發展規劃體系。 ????■《綱要》要點 ????《綱要》·戰略目標(到2020年) ????1、人才資源總量從現在的1.14億人增加到1.8億人,增長58%,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2、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層次、類型、性別等結構趨于合理。 ????3、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新能源、農業科技、宣傳思想文化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4、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5%,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3%,人才貢獻率達到35%。 ????《綱要》·體制機制創新 ????1、改進人才管理方式 ????目標要求:圍繞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管理體制。 ????主要任務: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醫療等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 ????2、創新人才選拔任用機制 ????目標要求:健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選拔制度,加大市場化選聘力度。完善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健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選拔制度。 ????主要任務:完善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派出制和選舉制。健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委任、聘任、選任等任用方式。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競聘上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事業單位關鍵崗位和國家重大項目負責人全球招聘制度。 ????3、創新人才流動配置機制 ????目標要求:建立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中介組織提供服務、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流動配置機制。 ????主要任務:進一步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性障礙,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調整戶口遷移政策,使之有利于引進人才。 ????4、創新人才激勵保障機制 ????目標要求:完善各類人才薪酬制度,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宏觀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規范、激發活力、注重公平、監管有力的工資制度。完善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制度,形成國家、社會和單位相結合的人才保障體系。 ????主要任務:健全國有企業人才激勵機制,推行股權、期權等中長期激勵辦法,重點向創新創業人才傾斜。逐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在企業退休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給予重點傾斜。研究制定人才補充保險辦法,支持用人單位為各類人才建立補充養老、醫療保險。擴大對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的社會保障覆蓋面。 ????《綱要》·重大政策 ????1、實施有利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和創新政策 ????對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全面推行職員制度。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條件,有條件的城市可在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優先解決住房問題。 ????2、實施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政策 ????擴大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跨地區跨部門交流任職范圍。拓寬黨政人才來源渠道,完善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選拔人才制度。完善黨政機關人才向企事業單位流動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 ????3、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 ????完善外國人永久居留權制度,吸引外籍高層次人才來華工作。加大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力度,探索實行技術移民,制定國外智力資源供給、發現評價、市場準入、使用激勵、績效評估、引智成果共享等辦法。 ????4、實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發展政策 ????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開發納入各級政府人才發展規劃。政府在人才培養、吸引、評價、使用等方面的各項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平等享受。 ????5、實施促進人才發展的公共服務政策 ????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全國一體化的服務網絡。健全人事代理、社會保險代理、企業用工登記、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人事檔案管理、就業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滿足人才多樣化需求。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為各類人才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