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新政推出之后,必須有嚴厲的處罰措施作為保證。 新華社發
????今年4月,國家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叫停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過程中的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行為,并規定不得舉行搖號選房 。新政出臺三個月以來,樓市降溫了嗎?記者近日探訪了解到,島城購房群體確實已出現持幣觀望狀態。開發商為提高成交量,不得不推出種種“歪招”打政策擦邊球:辦免費VIP卡,慈善綠卡搞變相認籌;放緩開盤速度,用“饑餓式”供應方法制造搶房假象……業內人士分析,樓市調控新政正遭到開發商“見招拆招”式化解,原本嚴厲的調控新政恐被賣樓“潛規則”架空。對此,市國土局負責人稱,對上述違規銷售行為,一旦查實將嚴厲處罰。
????1 搞認籌打起“擦邊球”
????如果要買房,客戶需要先到指定銀行將兩萬元錢存到自己名下,而后憑存單及身份證到售樓處辦理VIP卡,領取選房順序號。到開盤時,須憑順序參加選房。
????今年4月,國家樓市調控新政中明確規定:凡未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不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打政策擦邊球搞認籌的開發商依舊不少。
????“我們二期的項目推出交兩萬元抵三萬元的活動,交完定金后,我們可以給您辦一張VIP卡。”16日上午,位于城陽區的某樓盤售樓處,項目營銷人員介紹說,該樓盤一期推出的兩棟高層已經售完,如果想買到二期的高層住宅,客戶需要先到中國銀行交上兩萬元的款項,然后拿著存單及個人身份證到售樓處免費辦理一張VIP卡,并且憑卡登記選房順序號,等開盤的時候必須憑選房順序號參加選房。
????“我們只是登記有購房意向的客戶,客戶交的兩萬元錢存在客戶自己的賬號上,與公司無關,所以這不算認籌。”該樓盤銷售人員說。
????無獨有偶,天泰城三期迦南美地項目將于7月底開盤,也推出了“交1萬元抵3萬元”的活動,只要客戶交上1萬元辦理VIP卡,購房時就可以享受3萬元的優惠。對此,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場處工作人員表示,不管這筆資金是不是存到開發企業賬戶上,都是變相認籌行為,是不允許的。
????還有更新鮮的招數。即墨市某大型樓盤推出慈善“綠卡”——客戶只要交上10元錢獲得“綠卡”,不僅這10元錢將捐給慈善機構,持卡購買該樓盤房子時,還可以憑卡享受相當于500元的價格優惠。
????雖然交的錢不多,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管交的錢多少,辦了卡就是變相認籌。
????2 房價仍在算“糊涂賬”
????具體的銷售價格會在均價的基礎上遞增,每套房子具體賣多少錢,只有選中房子的客戶通過置業顧問才能了解到。否則,即便辦理了VIP卡也無法得知價格。
????與大打“擦邊球”的認購花樣相比,開發企業對房價的曖昧態度也讓不少購房人看不明白。
????“不是要求開發企業取得預售許可后要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和價格嗎,怎么大部分開發企業還是只肯公布籠統的均價?”16日上午,家住城陽區的張萱在看完樣板間后疑惑地問。
????據城陽某樓盤的銷售人員介紹,他們即將推出的二期項目目前只有大體的均價,具體的銷售價格還沒公布。“預計二期將會在7月底8月初推出,高層部分的均價會比一期項目每平方米高出300元左右,多層花園洋房部分的均價會比一期項目每平方米貴出500元左右。”一位銷售人員說。但記者注意到,一期項目剩余的房源已經公布了具體的價格,每套房子的單價和總價都已經明確標明。
????而依據今年4月份開始實施的中央及青島市的樓市調控新政策,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將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及每套房屋價格,并嚴格按照預售方案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
????但記者16日上午調查城陽區的3家在售樓盤發現,沒有一家售樓處公布在售房源的具體價格。“新房的定價可以參照一期的價格,二期項目肯定要比一期高。”城陽區王沙路的一家新盤銷售人員說,“具體的銷售價格會在均價的基礎上遞增,因為樓層、戶型都有差異,因而價格會不一樣,你可以讓置業顧問在開盤后給你報出詳細的價格。”
????3 少量推盤造“熱賣”假象
????如果總體量10萬平方米,開盤時一下子全推出來,萬一購房者不多,就會造成冷場,不利于定價和銷售,但如果分5期推出,每期推兩萬平方米,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新盤的推盤環節,不少開發商也大動心思:每次開盤只推出數量很少的新房,用“饑餓式”推盤方式捂盤惜售,造成開盤當天就出現銷售量高達八九成的局面。
????以城陽區某樓盤為例,該項目的總建筑體量多達20萬平方米,但5月底開盤時一期項目一共推出了200多套房源,供應體量僅2萬平方米左右;而即將于7月底8月初推出的二期項目也僅有兩百余套房子,供應體量同樣為2萬平方米左右。
????“這樣做是為了壓縮供應計劃,制造一種‘饑餓式’的供應現狀,很容易造成搶不到房子的現象,當然會對等候購房者的心態產生影響。”島城一家地產營銷機構的劉經理說,如果一家樓盤的總體量是10萬平方米,開盤時一下子全部推出來,萬一購房者不多,就會造成冷場,不利于項目定價和銷售,但如果分成5期推出,每次只推出2萬平方米,銷售周期縮短,還可以視銷售情況隨時調整價格。
????“二期推出的房源有限,而且有些房子已經早有客戶預訂了,所以您即使辦理了VIP卡也不一定能選上房子;而且二期的銷售均價肯定要比一期高,這正是我們項目具有升值潛力的表現。”在采訪中,多家樓盤的銷售人員均如此表示,并催促買家趕緊辦理手續,交納定金。
????記者統計4月份以來的開盤信息發現,“少推勤推”成了眾多開發企業的營銷策略,多數新盤總體量多達10多萬甚至幾十萬平方米,但每次開盤最多推出兩三百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