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新聞網7月29日訊 27日上午,青島市國資委組織“青島市國有企業(yè)轉方式調結構典型 大港公司是青島港三大港區(qū)之一。現(xiàn)有職工5000余人,擁有6座碼頭、27個泊位、年設計吞吐能力1320萬噸,主要從事糧食、鋁礬土、鋼材等雜貨裝卸作業(yè)和國際客運服務。多年來,把“轉方式 調結構”作為一次深刻的革命,狠抓隊伍改造、管理改造、碼頭改造“三個改造”。上半年,完成吞吐量1968萬噸,等于2005年的全年總量。 改造隊伍 近2000名農民工中有607人走上管理崗位 在大港,農民工是個龐大的群體。多年來,公司堅持崗位傾斜和激勵培養(yǎng),定期為農民工培訓,促進農民工隊伍的成長。公司近2000名農民工,有1204名轉為合同制工人,607人走上各級管理崗位,成為公司名副其實的生產主力軍。特別是今年,青島港開創(chuàng)全國先河,在農民工隊伍中實行裝卸技術等級評聘,公司有152名農民工被評為裝卸工藝員、助理裝卸工藝師和裝卸工藝師。 為了提高知識分子的知識含量,去年以來,大港629名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參加脫產大培訓。其中,集團干部脫產三個月,培訓40多門課;科隊長和專業(yè)技術人員脫產半個月,培訓十四五門課程。通過培訓,公司員工隊伍的知識結構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專科以上的學歷人員比例提高了14個百分點,中高級以上職稱人員達到40%。 除此之外,公司技師的比例也從8%增至15%,先后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全國技術能手、山東省首席技師等先摸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