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各位好,我是小路,歡迎收看生活在線,昨天,我們曝光了李滄區一個黑窩點,專門收購國家命令銷毀的醫療垃圾,而送貨車輛,屬于我市這一行業唯一有運輸資質的“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看了我們昨天的報道,這家公司今天向全市公開道歉。 【同期聲】 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 董事長周剛 0157 我們有責任,管理部嚴格,1124 向廣大市民表示歉意。 【正文】 前段時間,生活在線接到觀眾爆料,李滄區一處極為偏僻的民房,白天大門緊鎖,每到晚上,就有標著醫療廢物運輸字樣的車輛出入這里。他們之間有什么關聯?記者經過幾天的暗中跟蹤調查,終于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同期聲】 一段夜間現場 分揀醫療垃圾 記者 0502 剛才卸貨的醫療垃圾從哪里來的 不知道 0631 你在院里裝醫療垃圾哪里來的 小醫院來的,干什么,泡塑料 哪些些醫院來的,不知道0720 你們收怎么加工,沒有加工,直接賣 多長時間一次,不一定 【正文】 讓記者吃驚的是,這輛標著“醫療廢物運輸專用車”字樣的廂式貨車,竟然來自青島市區唯一一家有垃圾儲運資質的“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本該拉到指定地點銷毀的垃圾,卻成了某些人發財的工具。而這些醫療垃圾一旦流入社會,后果不堪想象。記者立刻把情況反映給李滄區相關部門,執法人很快趕到現場查處。 【同期聲】 執法者 010546 細菌培養,做生物培養的,010625 婦科用的一次性窺器 很臟 環保局采訪 和局長請示 查封,只是查封,目前經營拿不出國家許可 儲運 處置 【正文】 是誰把這些醫療垃圾,送進了黑窩點?如此行為,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的負責人,不知情嗎? 【同期聲】 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 董事長周剛 0220 我們確實不知道 0750 0800通過我們調查,還有一輛車參與,現在人都失蹤了 0826 我們愿意接受任何處罰 【正文】 記者了解到,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共有10輛醫療垃圾儲運車輛,其中3輛,由青島市環保局出資安裝了GPS定位系統,但在實際運營中,這個GPS定位,就是個擺設。 【同期聲】 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 董事長周剛 0106 白天有人看著 晚上沒有人 ,他們利用這個空門空間 個人行為 環保局工作人員 不可能天天派人看著 0847 我們采取幾個措施,嚴格管理車輛。0931 對每個醫院的重量 到新天地處置的記錄能對上。 【正文】 事情經生活在線曝光后,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上午,青島潔城醫療廢物儲運公司負責人周剛,到青島市環保局接受了詢問調查。目前,對這家企業的處理,還沒有最終結果。 【同期聲】 環保局工作人員 我們正在調查,將嚴肅處理 【正文】 從事發到現在,黑窩點的主人,仿佛人間蒸發,不見蹤影。此人姓甚名誰?收購的醫療垃圾都流向了哪里?仍舊是個謎。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市環保局和市衛生局聯合下發了文件,要求各區市從6月份到9月份,就醫療垃圾管理進行專項檢查。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起嚴重的醫療垃圾外流事件,偏偏就發生在專項檢查期間。但愿此次事件,能給相關企業,以及有關的管理部門,敲響警鐘。 【導語】 醫療廢物外流,讓很多觀眾憤慨,除了擔心這些東西重新回流醫療渠道,還有人發愁,它不會被粉碎加工成塑料袋、水杯餐具吧?像這樣容易引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部位,怎么能這么容易地出錯呢?除了企業自律,我們的他律,在哪兒呢?這個窩點怎么處理呢? 【正文】 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那家醫療垃圾收購點,大門緊閉,不見人影。 【同期聲】 現場:有人嗎?我不是他家的 【正文】 透過門縫,記者看不出院里的情況和昨天相比有什么變化,不過李滄區環保部門表示,他們的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同期聲】 李滄區環保局工作人員 (我們正在和城管研究,怎樣取締) 【正文】 工作人員介紹,昨天從這家廢品收購點共清查出醫療廢物51袋,大約1000公斤,目前已經運送到有資質的處置單位,至于下一步該如何處理,不在他們的權限之內。 【同期聲】 環保局 (市稽查支隊) 【正文】 醫療廢物不同于一般垃圾,必須進行準確登記后,通過有資質的單位,經專業車輛運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現在醫療廢物在運送和貯存時出現嚴重流失,區一級衛生部門對此又有什么說法呢? 【同期聲】 李滄區衛生局 (醫院里面的歸我們管) 【正文】 按照衛生局的說法,醫療廢物只要離開醫療機構,無論運輸、貯存還是處置都是另外一個范疇的事了,準確的說醫療廢物只要上路,就歸環保部門負責,于是記者馬不停蹄趕往青島市環保局。 【同期聲】 稽查支隊 (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很震驚) 【正文】 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正規渠道,醫療廢物從收集到最后處置,每一步驟都有詳細登記,但因為這類廢物的特殊性,使得收集和最后處置時的重量,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而這個誤差是很難發現的,個別人利欲熏心,正是利用這一點,動起了歪腦筋。 【同期聲】 稽查支隊 (監管方面的漏洞,我們下一步工作也要加強,盡量完善) 【導語】 今天有知情人說,這個窩點已經存在三年了,我們沒有查證,但是從GPS的到點下班,從窩點這次查繳出51袋1000公斤廢棄物,從每次整頓過后,醫院出來的廢棄物都比平時多,我們可以想到什么? 我相信,這個窩點,和青島潔城都會受到嚴罰,但是,如果之前能嚴管,執法成本不更低,危害不更小嗎?為什么不呢?誰該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