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10日訊? 7月30日,媒體發布了衛生部門對“同仁牌洗耳神液”等八種消毒產品冒充藥品對外銷售,且有夸大和違法宣傳療效的信息后,記者從青島市消保委了解到,在隨后的日子里,陸續接到十多位老年消費者的來電、來訪投訴,普遍反映他們在藥店購買的用于治療白內障的“苗山牌同仁眼清”,使用后非但沒有治療效果,視力反而更加模糊…… ??? 治療白內障? 眼清藥竟是消毒品! ??? 接到投訴 ????國家衛生部對消毒產品是有著嚴格的限制,其中2005年頒布的《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中明確規定,消毒產品具有滅菌、消毒、抗菌、抑菌作用,但是禁止用于人體足部、眼睛、指甲、腋部、頭皮、頭發、鼻粘膜、肛腸等特定部位。投訴案例中不法廠家將消毒產品包裝成藥品,用于眼睛這個消毒產品明令禁止使用的部位,不僅不會有治療效果,反而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 消費警示:“國藥準字”標識很關鍵 ????記者了解到,現在消毒產品市場魚龍混雜,很多消毒產品包裝的很像藥品。部分藥店只注重經濟利益,視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于不顧,肆意推銷產品標識為“消字號”的產品治療疾病,混淆“消字號”消毒品和“國藥準字”藥品的實際用途;而一些消費者錯將消毒產品當作藥品給自身健康帶來了危害。為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消費者合理選購藥品,市消保委于昨日發布了2010年第8號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藥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要看清購買的藥品是否標有“國藥準字”的標識。消費者到藥店購買藥品時,不要偏信推銷人員的介紹,一定要查看藥品包裝上的批準文號。國家正規批準的藥品均印有“國藥準字”的標識,如果購買的藥品外包裝上不帶此標識,那就不是藥品,其他標有“消字號”或“健用字號”的產品均不具備治療疾病的作用或功效,消費者謹防上當受騙。 ??? 第二,?選購治療性藥物一定慎重。消費者選購藥品要到正規醫院和藥店購買,如果是針對病因對癥治療的藥品,建議應按醫生處方或者在藥師的指導下進行選購,最好不要自主選擇;購買藥品時應索要發票或收據,日后出現用藥糾紛,發票和收據將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證據。 ??? 第三,不要輕信藥品廣告宣傳。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應當及時就醫,不要按照廣告宣傳隨意用藥。現在有很多患者貪圖方便和一次性購藥的優惠,不征求醫生的意見,直接撥打廣告上刊登的電話要求送藥上門,直至出現用藥不適后,再撥打送藥熱線時,推銷人員的說辭基本以“消費者用藥方法不當或用藥時間不夠造成”進行推脫,甚至推諉扯皮對消費者置之不理,最后消費者連藥品是那個藥店出售的都不清楚,僅憑一個電話號碼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四,老年人自主用藥治療疾病要當心。許多老年消費者身體患有慢性疾病,類似高血壓、冠心病、白內障、耳鳴聽力障礙等等,需長期服藥治療。有部分長年服藥的消費者經常學著醫生的用藥方法給自己開藥方,加上媒體宣傳時有所謂坐診醫生的在線診斷,從而更加相信廣告的藥品作用,在對藥物不了解的情況下,聽信宣傳盲目的亂用藥或使用保健品,既花費了大量的錢物而對自身的健康卻毫無益處。(青島新聞網記者 李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