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后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規劃突出強調,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十一五”時期,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關于科學發展的理論與政策體系也日趨完善,日趨成熟。但是,應當看到,實現科學發展的任務是非常艱巨和繁重的,面臨著諸多尖銳而復雜的難題。目前,我國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生態環境惡化、收入差距擴大、對外依賴過重、自主創新水平低、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問題仍然比較嚴重。這些情況說明,在“十二五”時期,實現科學發展更加重要,更為緊迫,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戰。 ????正是在這樣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會還強調,科學發展是主題,上述思想,特別是四個更加注重,凸顯了“十二五”時期進一步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 ????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五中全會指出,科學發展是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這就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和統攬全局的指導意義,成為了決定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前途和中國改革、發展、開放道路和模式的關鍵因素,這是“十二五規劃”不同于“十一五規劃”的一個最引入注目之處,也是“十二五”規劃的靈魂所在。全會以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勾劃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基本方針,這就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這些思想,為實現“十二五”時期的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徑。同時也表明,我們黨對于科學發展規律和道路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上一篇:專家談十二五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