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的建議。過去的5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豐碩的5年,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過去的5年,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履行職能使命的能力持續提升,國防實力進一步增強。 ????這個秋天,北空航空兵某團的飛 ????與此同時,從戈壁大漠到高寒山地,從東北密林到嶺南丘陵,從萬米高空到遠海大洋,我軍聯合訓練呈現出軍種齊全、兵種密集、信息主導、聯合作戰的特點。“5年前這樣大規模的跨區機動演習很罕見,即便是有也要反復預演。這次演習我們飛到陌生機場、陌生空域,一次預演都沒有,完全按照信息平臺的指令,飛過來就參戰。”飛行員劉偉的感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軍“十一五”期間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的提高。 ????云天戰機呼嘯,掀開我軍軍事訓練轉變壯闊大幕一角。據悉,這5年間,我軍體系作戰能力建設不斷由理論探索向實踐運用轉化:三軍部隊共建共享新一代信息化作戰指揮平臺,將偵察預警、指揮控制、火力打擊和綜合保障等系統鉸接在一起,加速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陸軍部隊建成首個復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訓練方法由單一兵力對抗向電磁對抗和體系對抗延伸;海軍部隊加強兵種融合,在常態化的岸、艦、機、潛體系對抗中提升體系作戰能力;空軍部隊建成新一代“空中藍軍”和多兵機種保障基地,可保障多機種戰機和多兵種地面部隊協同訓練;第二炮兵部隊深化基地化集成訓練探索,投入演練的導彈型號體系更加完備;武警部隊加大“科技強警”建設力度,一大批新型警用裝備顯威特殊戰場。 ????演習是觀察我軍軍事訓練轉變的一扇窗。一張我軍近年演習統計圖顯示:“前鋒-2009”軍事演習,參演部隊有陸軍、空軍的10多個兵種部隊。“聯合-2009”軍事演習,參演力量除了陸海空三軍,還有第二炮兵、武警和地方政府,戰區聯合訓練實現“三軍一體、軍民聯合”。“火力-2009”演習,我軍炮兵、防空兵首次集中檢驗通信、情報、指揮、火力等要素的有機融合……剛剛結束的“使命行動-2010”跨區機動演習,參演部隊機動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全程依托一體化指揮平臺調度陸空聯合戰役軍團,標志著全體系對抗演練正在成為我軍聯合訓練常態。 ????延伸閱讀 ????訓練轉變:在風雨中奮力前行 ????——訪總參軍訓和兵種部部長陳照海 ????■特約記者 劉逢安 本報記者 武天敏 ????深秋時節,我軍“使命行動-2010”集團軍跨區機動演習落幕。 ????此前,在西北某地瀕臨黃河的某訓練基地,記者見到了正在野外勘察地形的總參軍訓和兵種部陳照海部長。 ????濤聲盈耳,風雨撲窗。“這是‘十一五’期間我軍最后一場大規模軍事演習,明年的演習將是‘十二五’時期的開局之戰,會更加精彩。”陳部長談起5年來我軍軍事訓練從機械化條件下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與記者促膝而談。 ????“每年邁出一小步,5年前進一大步” ????記者:軍委提出我軍軍事訓練從機械化條件下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始于2006年全軍軍事訓練會議,至今正好是第5個年頭。回顧這5年的軍事訓練轉變,您能否為我們描繪一個清晰的“轉變路線圖”? ????陳照海:推進軍事訓練轉變,是胡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世紀新階段軍事訓練創新發展的時代主題。過去的5年,是軍事訓練轉變艱辛探索、開局起步的關鍵5年。如果說畫一個“轉變路線圖”,我想可以這樣說:我軍軍事訓練轉變,是以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理論研究為先導,以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為重要切入點和抓手,以深化訓練內容改革為核心,以推進聯合訓練研究探索為突破口,以深化使命課題訓練為重點,以加強信息化訓練條件建設為支撐,以推進訓練管理制度機制改革為保證。 |
上一篇:從深化改革開放看十二五發展走向
下一篇:“十一五”中國經濟增長領先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