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市民王先生致電本報投訴,前不久,他的家人在市內一家醫院住院,本來是想好好養病,可是讓他煩惱的是,每天都有很多分發醫藥小廣告的人,將各種印刷著“包治百病”的醫療小報送到病人的床頭。他說,這些小廣告對藥品的療效吹噓得神乎其神,簡直是“毀人不倦”。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治理一下這些小廣告,別讓這些謊言耽誤病人真正的治病。
????近年來,我市各大中型醫院門前、門診內外甚至病房內,充斥著大量散發非法醫藥廣告的閑散人員。他們利用患者求醫心切的心理,將非法小廣告發到或強行塞到醫院門診、病房的病人手里,社會影響非常惡劣,但是相關部門屢治屢犯,讓人很無奈。如何徹底治理這些醫療小廣告,很多市民有話要說。
????醫院小廣告泛濫
????11月9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青醫附院,還沒進大門,就遭遇了一位發小廣告的男子的“堵截”,他徑直將一張報紙模樣的紙塞到記者手中。在醫院門口的西側,另一名中年婦女也正拿著一些宣傳冊發放。記者看到,地上隨意丟著一些醫藥傳單,醫院門口的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傳單自己一上午就能清理出一摞。記者隨便拿起兩張發現,報紙印刷得與正常出版物沒有任何區別,只是記者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內容,著實嚇了一跳,其中的藥品竟然對癌癥的治療非常顯著,宣傳口號都是類似“百分之百保證腫瘤患者走向健康”、“國家級智能抗癌新藥”、“獨特的抗癌配方”等。為了 證明 其 療效,報紙上還刊登了一些“真人實例”。
????“經常會遇到這些人發放小廣告,真讓人沒辦法! ”在內科診療室外,一位50多歲正在等待看病的婦女手里已經有好幾份小廣告了,她無奈地告訴記者,最近她因胃不好經常到醫院看病檢查,每次都能遇到一些發放廣告的人。 “這廣告也太能吹噓了,這不誤人性命嗎?有關部門難道就不能管管嗎?”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氣憤地說,“現在管理嚴格了,只在門診上發還好點,以前都明目張膽地到病房發放。”旁邊一位40多歲的婦女無奈地說。
????醫院方面 屢治屢犯很無奈
????記者發現,這些廣告單一般都印刷精美,有的是單純的廣告,有的是以報刊的形式出現,如醫院內常見的《生活向導》、《健康導報》等等,沒有任何出版許可證號,除了頭版有些新聞信息外,內頁刊登的全是介紹所謂有神奇療效的抗癌藥、性健康保健品等,并以國際會議認證、權威專家說法、用藥患者現身說法等形式,證明該藥有多神奇。這些廣告的內容大多是介紹抗癌藥品和針對一些疑難雜癥的擴大宣傳,往往打著某某研究所或某某教授的旗號,具有很大的欺騙性。“這些小廣告跟醫托一樣,嚴重干擾了醫院正常醫療秩序,不但騙取病人錢財,而且還會延誤治療的良機,后患無窮。”市立醫院東部分院的一位內科大夫告訴記者,“醫院里分發的小廣告基本都屬于非法虛假廣告,應該嚴厲查處。 ”市食品藥監局監察大隊的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指出,判斷小廣告是否非法有四點標準,首先是看其是否利用專家、患者名義打廣告,因為按照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及醫藥器械宣傳禁止利用專家、患者名義打廣告;其次是如果廣告上明確表明了有效率等承諾的,就屬于虛假廣告;第三是如果屬于處方藥是嚴禁做廣告的;最后可以查看這些“報紙”是否有發行刊號,如果沒有發行刊號,一定屬于非法虛假廣告。
????然而,記者了解到,盡管辨別這些醫療小廣告是否非法和涉嫌虛假宣傳很簡單,但是對其管理和查處卻并非易事。記者在市內多家醫院看到,在醫療大廳的醒目位置,都張貼著提醒患者不要輕信這些小廣告的告示。同時,大部分醫院都要求保安履行職責,一發現散發小廣告者就責令其離開,屢犯不改就將廣告單沒收。但這些人不斷變換手段,與保安玩起了“躲貓貓”,把廣告單揣在懷里混進醫院門診大廳和病房,讓人防不勝防。“我們也沒辦法,醫院是個開放型區域,尤其診療區是完全敞開式的,根本無法完全杜絕這些人進入。”市立醫院的一位保安無奈地表示。屢治屢犯的醫療小廣告已經成為嚴重擾亂醫院醫療秩序、危害廣大病員利益的惡性毒瘤。
????市民建議 標本兼治杜絕隱患
????記者了解到,年初市政協委員辛華龍曾經提出議案,希望對醫院非法小廣告進行綜合整治。他指出,治理醫院非法醫藥廣告猖獗,涉及多個關鍵環節,首先是非法醫藥廣告如何被印制出來的,有無相關的督管;其次是散發這些非法醫藥廣告的人員被誰雇傭,這些雇傭行為是否合法;第三是散發這些非法醫藥廣告的人員散布醫院內外,干擾醫院醫療秩序、危害廣大病員利益,是否可以歸屬治安管理條例的治理范疇。最后是非法醫藥廣告所宣傳的藥品和保健品的生產、銷售環節是否合法。
????由于這一現象涉及醫院、衛生行業、工商管理、社會治安、新聞出版等部門的管理職權,單純依靠醫院或衛生管理部門確實有點力不從心。因此,很多市民建議,政府應該成立綜合職能部門,協調工商管理、社會治安、新聞出版、衛生等部門加大治理力度。“要形成合力,才能標本兼治。”從事多年醫療工作的范先生建議,他說:“發放小廣告的人員具有群體性,外來人員往往選擇醫院附近的房屋共同居住,而且這些外來人員受某些藥物銷售公司雇傭。因此,整治“小廣告”的關鍵還是尋找其上家,從源頭入手進行根除。 ”“要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做進一步的摸底調查,從而找出幕后“黑手”。從根本上杜絕非法小廣告。 ”
????有市民認為食品藥品監督部門也應該有所作為。市民劉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應重點監控大型醫院,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收集非法小廣告,對于明確是違法藥品廣告的,相關監管部門應暫停其銷售相關藥品;此外,應加強對小廣告上所列的轄區內的藥店和咨詢中心的檢查,必要時對相關藥品進行抽樣送檢。剛看完病從市立醫院門診出來的陳女士則認為:“醫院也應加強管理,利用醫院的監控設備,對長期進行小廣告發放的人員進行監控,只要下工夫,不怕治理不了。 ”更多的市民則表示,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科學理智對待疾病,不要輕信小廣告的社會氛圍,讓小廣告“無處插足”。(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