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2002年才開始啟用的一個手機號碼出現在2001年簽訂的一份房屋買賣合同上,說明這份合同有問題,而2007年,嶗山區的劉某卻憑借這份“假合同”取得了小區業主共有房屋的產權。昨日記者獲悉,一審法院經過重新審理支持了檢方的抗訴請求,依法駁回劉某對該房屋產權的訴求。 ????130多名業主聯名申訴 ????去年6月份,嶗山區某小區的業委會代理人拿著一份130多人簽名并按有手印的抗訴申 ????業委會代理人介紹,業主們得知事情真相后,紛紛要求查實此事,將這套本該是業主共有產權的房屋收回。 ????合同真偽引起懷疑 ????“我們發現案件的焦點集中在一份2001年4月青島某房產公司與劉某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上,而通過比較發現這份合同與同時期的正常合同在格式方面存在極大差異。”承辦檢察官介紹,同時期的正常合同蓋的都是公司的合同專用章,收據用的是財務專用章,而這份合同用的章則是公司的公章, ????檢察官找到了這家已被吊銷房地產公司的原出納石某,石某證實,他們公司的收據都采用財務專用章而非公司公章,并且他也從未收到過那份所謂2001年簽訂的購房合同中的購房款?!帮@然如果交易真實存在,購房款不可能不經公司出納。”石某的證言加深了檢察官的懷疑,但要證實合同的真偽,仍然缺乏關鍵證據。 ????手機號碼證實合同造假 ????為了尋找證據,檢察官多次對案件進行研究。“劉某留在合同上的電話號碼是以133開頭的一個手機號碼,這個曾經被忽視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背修k檢察官介紹,他們通過通信運營商查詢這個號碼的信息時,查到這個號碼是2002年才開始啟用的新號段,而這個號碼卻出現在了這份2001年簽訂的購房合同上。經過對合同里出現的所有電話號碼進行查詢時發現,這些號碼沒有一個是在2001年之前開通的,甚至里面還有一個是2007年才開通的。 ????最終,在鐵的證據面前,房產公司與劉某導演的這出虛假交易不攻自破,原審法院判決撤銷該院2007年做出的一審民事判決,依法駁回劉某的訴訟請求。 (孫啟孟 閆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