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放射源,市民一般不會陌生,目前全市各大醫院幾乎都有放射源,應用于疾病治療、農業育種等諸多領域。其嚴重的危害性也令人望而生畏。其實,島城的每一枚放射源都有嚴格監管,市民大可放心。記者昨從市環保局獲悉,我市近日成功處置了一枚一類放射源,工作人員用3噸重的鉛罐 “儲藏”起拇指大的 “金屬棒”,并將其安全送往國家廢源庫。 叉車推來“龐然大物” 據了解,該放射源是四方區某醫療機構的一枚閑置一類放射源,由于設備更新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從2009年以來就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四方環保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十分重視這枚放射源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定期進行現場檢查,并督促醫院建立放射源安全交接班制度。此外,還在存儲放射源的地方投資安裝了攝像監控設備,醫院安排專人每天將放射源狀況報給四方環保分局。 為減少環境安全隱患,近日,有關部門成功對該放射源進行了收貯工作。正式收貯前,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手拿監測儀器,對放射源進行了現場監測,確保放射源無泄漏。隨后,專業收貯人員用叉車將疊好的被子大小的鉛罐(又叫“鈷包”)推進存儲間。 據悉,這種特制鉛罐屏蔽作用極佳,運載它的運輸車也經過特殊改裝,確保“零輻射”,以保障司乘人員的安全。 經18道嚴格操作流程 據了解,“鈷包”有3噸重,里面裹著一只放射源抽屜,拆除過程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將儀器中拇指大小的放射源取出來,放進放射源抽屜里,然后運送到指定的放射性廢源倉庫。這一“簡單”的步驟,卻有18道嚴格的操作流程,其中“倒裝退役放射源至鉛罐內”是最關鍵的。 在存貯間,工作人員身穿特制鉛服(可防輻射)開始拆卸,設備里面露出了一個孔。專家表示,過一會兒設備上的這個孔會與“鈷包”的孔對接起來,專家會用工具將放射源從一個孔轉移到另一個孔里來,整個過程會在“孔對孔”的密閉空間里完成,等轉移到“鈷包”后再次封閉。 隨后,兩名工作人員各將一個鐵制工具伸進去,看動作像是一起往一側擰螺絲或者撬動什么東西。這時一名工作人員將一黑色秒表狀的儀器往孔里探了一下。專家表示,黑色秒表狀儀器是照射劑量儀,用來探測射線的。收貯成功后,市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再用儀器檢測鉛罐外的輻射劑量,以確保運送過程中的安全。記者徐美中通訊員 劉青川 戴永明 相關鏈接 照射20分鐘可殺人 監管放射源不放松 放射專家告訴記者,醫院使用的放射源存在半衰期,經過一段時間作業后,其能量即會相應縮減,不能適應醫療需要。但即使如此,它還具有驚人威力。如果裸露在外,人體只要接受它的照射時間達到20分鐘,就會不治而亡。 據了解,目前全市各大醫院幾乎都有放射源,應用于農業育種、油田測井、癌癥治療等諸多領域,這些放射源都被省市登記注冊,嚴加看管。國家每年都要對核輻射狀況評估,放射源從“搖籃”到“墳墓”要進行全過程監管。收貯后的放射源,將會被送往國家廢源存貯庫。通過對閑置放射源的送貯,有效地降低了輻射污染事件發生的幾率,切實做到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消除了威脅環境安全的隱患,以讓老百姓放心。 參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有關規定,按照放射源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危害程度,從高到低將放射源分為Ⅰ、Ⅱ、Ⅲ、Ⅳ、Ⅴ類,V類源的下限活度值為該種核素的豁免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