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來,市南區先后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和“全國檢察機關集體一等功”稱號,市南區成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區(市)。作為青島市核心區,市南區始終牢固樹立 “穩定是第一責任”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視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工作,將平安市南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部署、強力推進,每年初必開平安市南建設會議,每次全區黨政干部會議必講穩定工作,區委、區政府每月必聽一次穩定工作專題匯報,為建設“社會秩序最好”的首善之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層基礎建設行動見實效。該區提出所有社區均建成一處1000平方米以上,集“管理中心、醫療中心、文化中心”為一體的社區“三個中心”,目前已累計投資5億元,建成30處“三個中心”,并全部配套建設基層綜治工作中心、社區綜治工委和社區警務室,得到中組部及省、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投入3000萬元,建設公安市南分局110指揮中心、綜合執法辦案中心、改擴建珠海路派出所和八大峽派出所,搭建了為民服務平臺,夯實了基層基礎陣地。在全省率先設立了社區工作站,選派70余名處級干部擔任工作站站長;創建樓宇綜治分會、小區綜治工作站、景區治安聯防辦公室等基層綜治組織,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投入1300多萬元,組建200人的治安特勤隊伍和218人的校園專職安保隊伍,不斷壯大基層綜治工作力量。 社會矛盾化解行動見成效。健全區、街道、社區、樓院四級信息采集網絡,實現矛盾糾紛排查體系全覆蓋;堅持日常排查與集中排查相結合,每半月召開一次不穩定因素排查會、每月召開一次治安形勢分析會,超前掌控矛盾隱患;完善政法、綜治、信訪、維穩、調解“五位一體”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在工作中,市南區高度重視做好群眾工作。堅持感情貼近群眾、政策激勵群眾、利益惠及群眾、干事為了群眾的為民理念,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平安市南建設的治本之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遵循部門問策、居民征策、專家議策、民主決策、陽光亮策程序,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確保各項決策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高度關注和保障民生,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著力解決困難人群就業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救助問題,突出解決企業改制、施工擾民、物業管理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社會管理創新行動見特效。加大司法公開力度,提高執法辦案透明度,區法院建立執行工作短信服務系統,實現了與執行案件當事人的即時溝通;區檢察院創建檢查信息化監督系統,對案件實行全過程網絡化監督管理,促進公正廉潔執法,執法公信力顯著提高。推行流動人口三級網鏈管理模式,落實“一戶一檔”制和房屋出租人治安安全責任制,實現以房管人。堅持從源頭上將社會特殊群體、犯罪高危群體、城市邊緣群體納入服務管理,消除了一批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加強重點行業安全管理,強化重點領域管控措施,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全面檢查,排查安全隱患993處,完成整改899處,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