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戰略層面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構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將持續激發發展活力與激情,不斷培育山東經濟新的增長點。
藍色國土是聚寶盆,是陸地資源的接續地,開發潛力無限巨大。因此說,在空間布局上以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為目標,打造、建設好山東半島,如同在海上再造了一個山東。而在藍色經濟區規劃中還明確提出了打造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試驗區,支持在海洋產業合作、投資貿易便利化、跨國交通物流、電子口岸互聯互通等方面先試先行。
四大責任與機遇并存
記者: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部分陸域與全部海域上升國家發展戰略后,意味著我們肩負的國家責任更大了。請您用形象化語言給讀者概括一下,國家賦予了我們哪些責任?
費云良:概括起來說,主要有“四大責任”。第一要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第二要建成具有較強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第三要建成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第四要建成國家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實際上,國家賦予我們的四大責任也是建設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四大定位。
記者:在國家戰略層面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同時也意味著推進的力度會更大,給山東帶來的機會也會更珍貴。最直接地將給山東帶來什么?
費云良: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在空間布局上,如同在海上再造一個山東。山東半島全部海域面積為15.95萬平方公里,略大于山東全部1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并且,還同時將其他10市作為聯動開發區。藍色國土是聚寶盆,是陸地資源的接續地,開發潛力無限巨大。因此說,在空間布局上以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為目標,打造、建設好山東半島,如同在海上再造了一個山東,這是不得了的。
著力培育現代“大海洋”
記者:再造一個海上山東,勢必帶來生產力布局的再調整。在陸海空間上,我們如何優化布局?
費云良:在海陸空間布局上,我們將按照“一核、兩極、三帶、三組團”的總體框架展開。“一核”就是膠東半島高端海洋產業集聚區,這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該區以青島為龍頭,以煙臺、濰坊、威海等為骨干,著力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集聚化、高端化發展,構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壯大“兩極”,即發揮灘涂和油氣田礦產資源豐富優勢,培育壯大環境友好型海洋產業,構筑黃三角高效生態海洋產業集聚區,培育具有高效生態特色的重要增長極;依托日照深水良港,發揮腹地廣闊優勢,推動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及臨港產業基地,打造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
海岸開發保護帶、近海開發保護帶、遠海開發保護帶組成的“三帶”,是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效率與水平,促進海陸產業互動發展,增強海洋經濟對陸域經濟帶動作用的載體。
“三個組團”包括青島-濰坊-日照組團,青島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西海岸經濟新區,構建海灣型大城市框架,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濱海旅游度假勝地和海上體育運動基地;濰坊重點發展海洋高端高效產業;日照重點發展現代臨港產業,三市功能互補、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形成現代化城鎮組團。煙臺-威海組團,發揮與日韓貿易緊密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海洋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對外開放平臺和我國北方富有魅力的濱海休閑度假區。東營-濱州組團,突出高效生態和海洋經濟特色,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著力建設特色海洋產業集聚區,打造成為環渤海地區新的增長區域和生態型宜居城鎮組團。
自由貿易區值得期待
記者:在山東半島地區構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一直為各方關注并期待,我也注意到,在藍色經濟區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打造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試驗區。這是否意味著預留了建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空間?這個“試驗區”是自由貿易區的前奏嗎?
費云良:“規劃”中關于建設三國合作試驗區,主要是支持在海洋產業合作、投資貿易便利化、跨國交通物流、電子口岸互聯互通等方面先試先行。實際上你說的三國自由貿易區,中日韓三國的有識之士都在關注并論證,我們也在論證,設想中的這個中日韓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國家在廣西搞的東盟自貿區比較類似。韓國對加強中韓經濟合作非常積極,韓國有關研究機構把韓國到威海的海底隧道線路都已經設計出來了,韓國到日本的也有設計。6年前我到威海參加一個會議,韓國一個前總理也來了,那時他們就提出搞仁川到威海的海上輪渡,包括汽車、火車輪渡都提出過設想。
但是,由于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事情,許多問題要由國家層面去協調解決。所以,無論是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還是中韓海底隧道,真正建成可能要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比較現實的是我們規劃設想從蓬萊到長島到旅順的跨海大通道。應該說,在山東半島建設中日韓自由貿易試驗區有文化基礎,三個國家文化中相通的地方很多,文化習俗、消費理念、包括一些觀念上的東西,溝通相對比較容易,未來建設這樣一個自由貿易區,我認為可期可待。
記者:海南島獲批國際旅游島后,那里的房地產、旅游等一度成為引爆點。如果我們也在山東半島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找一個引爆點的話,它最有可能出現在哪兒?
費云良:這是個讓各方興奮的問題,我很難回答你。不過,綜觀“規劃”,興奮點著實不少,比如今年開始,省里和區內7市都將安排巨大專項資金,共同支持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將會帶動哪些海洋關聯產業迅速發展?再比如建設長島休閑度假島、榮成好運角旅游度假區,把青島、煙臺、威海打造成國內外知名濱海休閑低價目的地,又會帶來哪些藍色旅游商機?
總之,興奮點很多,但如何將興奮點“燃爆”,那要看市場如何反應了。市場是最敏感的,也是最有發言權的,我們已做好準備。
東營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 溫龍亭
培育壯大海洋產業集群
東營市同時肩負著建設高效生態經濟區和藍色經濟區兩大戰略任務,在兩大戰略推進上,東營市提出三句話,就是“黃藍融合,陸海統籌,一體發展”。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實施《規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圍繞海洋油氣、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工程、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海洋服務業等優勢產業,積極推進163個重大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海洋產業集群,為2015年山東基本建立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作出我們的貢獻。
濱州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 路軍
藍色與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濱州又一次迎來科學發展、追趕超越的重大歷史機遇期。
濱州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下一步,我們要立足區域特色和海洋資源優勢,以北海經濟開發區為核心,以無棣、沾化兩縣為前沿,大力培植海洋化工、海洋交通物流、海洋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濱海生態能源、現代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七大海洋產業,促進藍色經濟和高效生態經濟協調、快速發展。(記者 婁花 陳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