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飛員李剛 資料圖
????中美仍存在武器裝備代溝 專家稱美國不必過度敏感
????1月11日中午12時50分左右,殲20隱形戰斗機進行了首次升空飛行測試。昨日,軍事專家李莉接受央視專訪時分析說,未來它肯定還要進行一系列的試飛活動,而且這個密度相對還會比較大,并且在后續還將對早期設計的樣機進行不斷的改進。殲20從首飛到真正裝備部隊的時間,需要5到8年。
????記者: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正在研發第四代隱形戰機,那么殲20的首飛成功,在您看來它究竟具備著什么樣的意義?
????李莉:我們知道殲20首飛成功,是我們國家繼1998年殲10成功首飛之后的又一個激動人心的事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呢,我覺得它實際上是具有一個里程碑意義的非常重要的事件。同時它也標志著我們國家,在軍機研發領域,進入了“第四代”戰斗機的第一梯隊。
????殲20裝備部隊需5到8年
????記者:從殲20首飛成功,到接下來投入使用,是不是中間要經歷一些比較關鍵的階段或者節點?
????李莉:三代機從它的試飛到真正裝備部隊,時間大約在5到8年的時間。而四代戰機因為它相對來講,技術還是比較復雜的,所以說它應該裝備部隊的時間在8到10年的時間,但是也有可能這個進度會往前提。比如說,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未來的四代機,它的節點就是2016年,要求6年就要裝備到部隊。所以,第四代戰斗機從首飛到真正裝備部隊的時間,可以在5到8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殲20首飛成功以后,未來它肯定還要進行一系列的試飛活動,而且這個密度相對還會比較大,像去年元月29號,俄羅斯“T-50”試飛成功以后,它在2010年進行了17次到18次的試飛,后續還會對早期設計的樣機,進行不斷的改進,參照這個情況,今后我們的殲20也會進行不斷的相關試飛活動,同時也會就一些相關的技術,包括性能參數進行不斷的修改。
????聲音
????殲20試飛員李剛:首飛感覺太好
????殲20試飛成功后,前日,上午11時30分,網友“噱頭”在中華網論壇發帖爆料,披露駕駛殲20的試飛員李剛的首飛感受:“殲20首飛試飛員說不過癮!在微博上,某知名人士說剛才有專家打來電話,問我知道四代機首飛成功嗎?我說當然知道。專家說,一哥們給試飛員李剛打了電話,李剛說感覺太好了,不過多種變量被鎖定,不能盡情發揮。不過癮!”
????分析
????我軍武器裝備仍屬軟肋
????中國隱形戰機殲20日前在成都試飛成功,這是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新的標志性的飛躍。海軍少將、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楊毅前日撰文稱,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由此產生自傲、自大的情緒,應該看到我們在武器裝備方面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有相當大,甚至是“代溝”性的落后。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因此而引發的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沉渣泛起,要讓周邊的國家放心,美國不過度敏感。據新華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