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從多個方面展示的富有特性的青島城市文化特色和歷史文脈,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資源優勢和財富。 ????一、青島城市文化的內涵與價值 ????青島城市文化具有源的雙重性和流的多樣性,各文化相互浸染交融,形成了多元共存的獨特文化現象。 ????(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青島文物眾多,自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開始,生活在這里的先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東夷文化,這些古文化遺址,為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青島寶貴的文化資源。 ????(二)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近代史上,青島與影響中國前途命運的許多重大事件緊密相連,成為一座具有重要影響和歷史地位的城市。同時,青島又匯聚過大批文化名人,對青島城市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這些歷史事件與遺跡都成為青島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框架。 ????(三)具有豐富的城市建筑文化資源。德、日占領青島,規劃建設了充滿歐陸風情和中西建筑風格融合的城市建筑,擁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建筑博物館——八大關建筑群,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風貌。同時,青島還擁有嶗山道教建筑群、田單破燕的即墨古城、秦始皇三次巡視的瑯琊臺、氣壯山河的田橫島、揚州八怪之一的膠州高鳳翰故居等大批文物古跡。 ????海洋文化與齊魯文化交匯,形成了青島深厚而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作為典型的沿海移民城市,多種文明相互激蕩,城市文化的異域色彩顯著并延續至今,形成以開放包容、開拓求新為特點的文化風景,是城市發展的文脈。 ????二、加強青島城市文化保護的建議 ????建設現代化城市必須高度重視其文化內涵,特別是歷史文化內涵,從而突出城市的文化個性。針對青島目前現狀,借鑒外地的經驗與教訓,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基點,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加強城市文脈保護工作的認識。充分認識其對于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國內外交流的重要意義。正確處理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以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加強保護、傳承青島城市文脈,彰顯城市文化特色。 ????(二)保護要有法律約束。要從法律、法規上保證保護的原真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凸現青島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特色。在操作層面實施“三線控制”,一條是規劃紅線,控制用地和建筑;一條是生態綠線,提高綠化率;一條是保護紫線,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 ????(三)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組織落實。建議盡快成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機構,建立分工明確、互相協調、專家論證、依法管理和保護的長效機制,從體制上確保名城保護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四)要制定嚴格的保護規劃。《城市規劃法》規定,編制城市規劃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應該有計劃分步驟地引導舊城區內單位和人口的分流,使老城區內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趨于合理,并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改造,做好舊城的整改工作。 ????(五)要重視城市風貌的整體保護。必須改變分割整體城市風貌,只重視部分歷史街區,不重視整體保護;只重視對文保單位和優秀建筑的單體保護,不重視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只重視對德式建筑的保護,不重視對日式和中式建筑的保護的格局,盡可能較完整地保護青島舊城區,以保護和延續青島歷史文脈。 ????(六)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合理調整舊城功能,推動舊城的可持續發展。名城必須保護,但居住其中的居民也有享受現代化生活的需求,這就要求要寓保護于建設之中,積極探索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的方法。疏解居住人口,妥善處理居民生活條件改善與風貌保護的關系。目前,許多歷史建筑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但政府一時又拿不出巨資來修復,要綜合運用市場化、社會化手段籌集資金,同時要注意充分有效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可以由政府部門制定修復和保護標準,讓有意承租或收購的國內外商家出資修復使用。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青島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的正確之路。 ????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保護與建設的關系,最基本的是保護,最關鍵的是建設,最根本的是發展,最終實現城市保護建設與經濟發展互促雙贏,促進青島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積極彰顯城市文化特色和活力,把青島建成文化特色突出、具有較強集聚和輻射功能的最具文化活力的現代文化名城。作者:民盟青島市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