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3日下午,在山西和河南兩個產煤大省的人大會議上,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任潤厚當選為山西省副省長,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雪楓當選為河南省副省長。兩位“不約而同”上任的老總有很多共同點:基本上都是從礦井里摸爬滾打出來的,都是專家型領導。近年來,企業出身的領導人層出不窮,也是媒體和網民非常關注的現象。 專業對口的專家型領導
這兩位煤礦人從企業家角色轉變為政治家角色的路線不但有章可循,而且異常相似。首先,他們都出生在煤炭大省,都在二十歲剛出頭的年紀進入該行業,起步于當地煤礦的一線技術工人,然后通過逐步提拔,歷任副礦長、礦長、集團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 其次,在他們從政之前,這些煤炭大省早有從國有煤炭企業本土的“一把手”中選任政壇高官的先例。2008年9月,繼王森浩、王茂林、胡富國等人后,王君當選山西省長,這位大同礦務局走出的又一礦業大員被稱為“專家型”省長。 另外,此次上任的兩位官員在從政前都曾在被譽為“中國煤炭高等教育的源頭”中國礦業大學求學。據統計,中國礦業大學先后培養出20多位部長、省長和數百位大型煤炭企業負責人。 統率全局的戰略眼光 任潤厚和陳雪楓是優秀的企業家,他們都曾“受命于危難”中,使執掌的煤炭企業扭虧為盈,并引領所屬企業成為行業發展典范。 在任潤厚任董事長的10年里,潞安在全國500強的排位一再躍升,從2000年到2010年,煤炭產量由1148萬噸升至7098萬噸,銷售收入由15億元增至900億元。 而陳雪楓率領的職工隊伍從幾十人到上千人,一直到后來的18萬人,從不甘落后于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他響亮承諾“發展不減速、項目不放緩、企業不裁員、員工不減薪、安全不放松”,并率領河南煤化逆勢而上,在中原大地資產首破千億大關。 二人都具有統率全局的戰略眼光。早在2002年,陳雪楓在永煤集團任總經理,當許多煤炭企業尚未覺察到搶占資源的戰略意義時,他一舉拿下了貴州、內蒙古、新疆等160多億噸的煤炭資源儲量,足夠開采200年。除此之外,他還整合了鉬、釩、鐵礦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并在幾內亞獲得了90億噸以上的鋁土礦產資源儲量。因為擔心資源型企業受產業周期影響較大,他集中構建了“煤—煤化工”“煤—電”等多個產業鏈,永煤集團在全國很多企業尚不知循環經濟為何物時,已經將其率先付諸實踐。 早在2000年,任潤厚就確立了潞安集團“以煤為主,多種經營”的發展思路。在他的帶領下,潞安以成功產出全國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建成全國第一個煤油循環經濟園區為標志,由單一的煤炭企業成功轉型為以煤為基礎,煤、電、油、化、硅五大產業綜合發展的綠色新型能化企業集團。 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治家,統率全局的戰略眼光都是必備的素質。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地方經濟要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政府管理者必須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統率全局的戰略眼光。 眼下,產煤大省正在掀起新一輪轉型跨越發展浪潮,按照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思路推進工業新型化,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重工業基地構成其核心內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任潤厚和陳雪楓的當選都頗具深意。預計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兩個省份的煤炭產業轉型發展將成為兩位副省長問政的頭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