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顯示器前,調度員不用出門,青島港港區內的重要變電所內的高壓設備運行狀況一目了然,鼠標一點,開關實現分、合閘;打開電腦上的《堆場監控系統》,五顏六色的堆場平面圖上,每個貨區內的貨物堆存情況躍然屏上……正在逐步完善的信息化建設,讓青島港人有了一種輕松感。2010年以來,青島港堅定不移打好信息化升級戰,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依靠信息化建設 提升港口現代化水平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各大港口增強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提升港口的信息化水平也成為世界港口的當務之急。“青島港要科學發展、轉型升級,向第四代港口邁進,早日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信息化建設必不可缺。我們就是要依靠信息化港口的建設,大力提升港口現代化的水平,這一點正是要用世界的眼光、國際的標準、本土的優勢來展現青島港的風采。”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 ????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過去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電話傳真的聯絡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如今青島港每天上百艘船舶、100多萬噸貨物、33000多集裝箱進出港的生產管理需要,必須依靠信息化提升港口的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 ????多年來,青島港以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為目標,堅持以信息化作為提升港口產業和推進口岸發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建設航運信息服務中心,打造數字港口,信息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信息化建設程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信息化建設的支持下,青島港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集裝箱裝卸“振超效率”先后8次刷新世界紀錄、鐵礦石接卸“孫波效率”13次刷新世界紀錄。2006年,青島港榮獲“全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典型示范單位”,成為全國港口行業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2007年,在由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主辦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頒獎大會上,青島港榮獲“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榮譽稱號。 ????2011年,“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青島港專門下發了《青島港2011年信息化建設升級戰指導意見》,指導督促全集團抓好信息化建設。同時,“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也被寫入了《青島港“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通過了職工代表大會的表決。信息化已經成為青島港加快發展、轉型升級的強大武器。 ????供電史上轉型升級的一次根本革命 ????2010年12月16日開始,伴隨著遠程集中監控系統的全面建立,在青島港供電公司的“工作辭典”上,“值守人員”一詞永遠地消失了,翻開了“無人值守”的嶄新一頁,實現了青島港供電史上轉型升級的一次根本革命。 ????信息化遠程監控、變電所“無人值守”是為衡量電力系統自動化程度的重要標尺。過去,由于未實現遠程監控,變電所內設備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控與值守,全部依靠人力,工作量較大;由于未實現最大范圍的數據同步采集,一些變電所內,數據仍需人工抄表計算、電話報數,用電量大時需每小時抄報,統計數據量較大,而且容易出錯。說起以前的“落后”,有著20多年經驗的值班電工張紅梅深有感觸:“由于變電所數量多且分布廣,冬天騎著自行車來回巡視一趟,身上全凍透了。” ????“我們都長了千里眼、順風耳、無影手”,如今,當記者走進供電公司時,職工們會這樣形象而驕傲地講述管理革命帶來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 ????的確如此。在科技驅動下,如今的青島港供電公司,遙信、遙測功能讓14個變電所的供電信息和2個變電所的消防報警信息實時上傳調度中心;遙控功能讓5個變電所的高壓開關實現遠程分合閘;遙視功能像千里眼,在調度中心可以看到7個變電所19個房間內的設備;遠程監控系統建立后,原有的168名供電運行人員,可以減少為83人,凸顯出青島港供電轉型升級的革命性嬗變。 ????信息化助力生產 ????信息化建設不僅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應用在生產上,大大提高了青島港的裝卸生產效率。 ????近年來,青島港前港公司礦石吞吐量大幅度增加,庫場堆存能力呈現出嚴重不足的現象,如何合理安排堆場,減少搬倒,提高庫場利用率,成為一個亟待突破的難題。而前港公司近期開發的堆場圖形化管理系統,成為攻克這一難題的有效“武器”。 ????在前港公司庫場隊,隊長焦學良打開電腦上的《前港堆場監控系統》,一張五顏六色的堆場平面圖躍入記者的眼簾,只見上面的貨垛用不同顏色進行了標注,每個貨區內的貨物堆存情況一目了然。“從這張圖上,你可以看到現在20萬204堆場堆存的巴西粗粉還有18萬噸,明天有3萬噸要卸在這個垛上。”焦隊長指著屏幕向記者仔細地講解著圖形化管理系統的功能和作用。圖形化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對堆場的貨物進行實時監控,還可以展示出正在碼頭上作業的船舶的裝卸狀態、裝卸貨物名稱、裝卸總量、完成量、剩余數量以及預計完成時間等作業信息。 ????焦隊長高興地說,堆場圖形化系統的投入使用,可以準確、實時監控貨物的港存狀態,業務人員能夠充分利用系統提供的數據及時掌握貨物流量、流向,合理組織生產,提高庫場利用率,進一步促進了前港堆場管理的智能化、規范化、圖形化。 ????在前港公司10萬中控室,監控屏幕上不時閃動著一個個的小亮點,前港堆裝隊的中控操作員李淑紅說,每一個亮點對應的就是一臺裝載機,在屏幕上每一輛車在哪個堆場都被清清楚楚地標注了出來,經過每60秒一次的刷新后,有的亮點還在不斷地變換位置,“這是裝載機正在從一個作業點趕往另外一個作業點。”李淑紅說。 ????據了解,在前港公司正全力打造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中,公司給每一臺裝載機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生產管理人員從監控屏幕上不僅可以隨時掌握車輛的動態信息,而且可以根據生產需要將生產指令發送給裝載機。“GPS系統的最大好處,就是實現了車輛資源調配的最大化。”調度室主任陳為亮不無感慨地說:過去與裝載機司機進行聯系,主要靠對講機等無線通訊設備,有時設備出現問題或者信號不好,就容易產生聯系不上作業車輛等問題。現在有了GPS系統,可以快捷地將生產指令發送給相關車輛,而且還可以根據車輛的具體位置,合理調配,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智能化照明業務、智能碼包機、礦石協調管理系統、疏運管控指揮系統……如今,面向2011年及“十二五”,“信息化促進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青島港加快發展的強大武器,青島港信息化的步伐也愈加堅實有力。(喬丕亮 青港萱)(人民網青島2月14日電) |
上一篇:青島港:建設親情和諧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