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青島2月26日訊(記者勇群)綠樹、紅瓦、碧海、藍天,這是青島百余年城市形象的經典寫照,也是青島旅游在世人眼中的經典看點,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費有了更高的要求。與其他知名旅游景區和旅游城市相比,青島只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已不能完全滿足來青游客的期待。建設"文化青島",推動青島市文化旅游產業大繁榮、大發展,成為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 發展文化旅游嶗山大有可為 青島市政協常委、嶗山區政協副主席王繼尚認為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發展嶗山文化旅游,仍然有較大的挖掘空間。王繼尚委員建議,青島市可以聘請國內外優秀專家認真挖掘、整理嶗山歷史文化資源,以做強"大文化、大旅游、大產業"為出發點,系統進行文化旅游發展策劃和規劃。從而使嶗山文化旅游的發展從開端就能處在高位上,讓所有項目的開發建設都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規范有序,各個項目之間能夠互為依托、相互支撐、共同營造嶗山文化旅游的整體優勢。 對于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景點,如道教太清宮、玉清宮和佛教那羅延窟、華嚴寺、栲栳島法顯登陸處等,應當結合嶗山自然景觀和旅游規劃進行重點保護和開發;對于有價值的文化古跡,如神清宮、大嶗觀、凝真觀、明道觀、白云洞、關帝廟、荒草庵、朝陽庵、大士庵、天后宮、三元宮、太華宮、白云庵、紫榕庵、慈光洞等,應按照修舊復舊的原則逐步逐批進行修復。 對于每一個歷史文化景點,都應當確定一個鮮明的主題和風格,并根據區域分布和游客需要構建不同的文化旅游線路和題材。例如,可以構建以名勝古跡為特點的品牌文化旅游線,連接法顯登陸處-太清宮-華嚴寺-那羅延窟,形成不走這條線不算來嶗山的影響;可以構建以巨峰為中心的文化旅游線路,連接三元宮、太華宮、白云庵、紫榕庵、慈光洞、巨峰白云洞等一批海拔較高的廟宇,讓游客在登高望遠中領略嶗山宗教的博大精深;可以構建華樓為中心的文化旅游線路,連接華樓宮-神清宮-大嶗觀-太和觀-蔚竹庵,與北宅節會游、生態農業游和龍山文化之鄉游攜手打造北宅文化旅游圈。 |